| 前三季度常州居民收支增长稳健 增长后劲仍需巩固 |
| 发布日期:2025-10-31 |
|
2025年前三季度,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常州市统筹推进稳就业、优营商、促消费等多项举措,居民收入实现平稳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持续优化,居民消费有所提振,但同时也面临收入增幅下滑、消费提振动力减弱、投资压力加大等挑战。 一、居民收入增长保持平稳 (一)居民收入增速保持稳定,城乡差距持续收窄 前三季度,常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593元,同比增长4.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092元,同比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26元,增长4.5%,增速高于城镇居民1.7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为1.784,较去年同期下降0.012,城乡收入分配结构持续优化。 (二)四项收入全面增长,工资性收入仍是核心支撑 从收入结构看,前三季度常州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净收入四项收入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的主导作用尤为突出,对整体收入增长的拉动效应显著,增幅在四项收入中位居首位。 1.工资性收入增幅领跑。前三季度常州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2095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62.2%,同比增长4.5%,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67.8%,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2.8个百分点。工资性增长主要得益于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和就业政策带动:一是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大力开展春风行动和“千企万岗”百日服务活动,促进员工返岗就业,不断满足企业用工需求。2025年1-8月,常州市共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949场,提供各类就业岗位44.38万个(次),同比分别上升25.0%和32.6%;二是落实失业保险稳降费措施。截至2025年7月底,常州市共计下发失业保险降费7.1亿元,涉及企业12.42万家;三是加强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继续做好企业薪酬调查和人工成本监测工作,及时公开发布企业薪酬调查信息,发布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企业技能人才工资报酬指导价位,继续加大贯彻落实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力度,对企业技能人才等重点群体提供针对性薪酬指引服务,增强工资分配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经营净收入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常州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7511元,同比增长4.4%,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5.5%,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6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营商环境的不但优化:一是继续推动富民贷扶持创业,继续按照利率上限继续执行不超过LPR+50BP;合理分担利息,借款人承担实际利率50%的政策,财政对剩余50%的部分给予贴息支持,截至8月底,常州市发放“富民贷”2亿元;二是税收优惠精准落实,2025年1-8月,常州市税务部门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合计69.66亿元。其中,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减征增值税21.32亿元;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六税两费”10.11亿元。 3.财产性收入增速回升。前三季度常州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3952元,同比增长3.2%,较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财产净收入增速提升主要是因为在经济增长放缓情况下,保值防亏损成为主要投资需求,因此储蓄投资成为主要手段。人行数据显示,储蓄存款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根据本外币信贷收支情况统计,2025年8月末,常州市储蓄存款余额10007.2亿元,同比增长11.2%,与单位存款相比,储户存款增速较企业存款高出9.4个百分点。 4.转移净收入增速稳定。前三季度常州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8035元,同比增长2.7%。这主要得益于常州市持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兜底性民生政策。一是提高企业养老待遇。从2024年1月1日起,常州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次上调,人均月增加基本养老金98.78元,比调整前增长3.2%;二是提升居民养老水平,2025年常州市居民养老基础养老金提标25元,由2024年490元调整为2025年515元;三是有效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保障作用,2025年1-8月,常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规模达1.84亿元,为10.5万参保农户提供54.88亿元的风险保障,其中农户承担保费1290.45万元,综合负担率仅为7%。 二、居民消费支出活力有所释放 (一)居民消费增速稳定 从增速看,前三季度常州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112元,同比增长4.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536元,同比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218元,同比增长5.4%,农村居民消费增速高于城镇居民1.2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 从消费意愿看,前三季度常州全体居民消费意愿为70.0%,较去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消费意愿为68.6%,较去年提高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意愿为76.1%,较去年提高0.6个百分点。 (二)居民消费支出活力逐步释放 从居民消费结构及增速看,前三季度常州全体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5270元,同比增长8.8%;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5137元,同比增长8.6%;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2293元,同比增长7.8%;人均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1451元,同比增长6.9%;人均医疗保健支出2743元,同比增长4.4%;人均居住支出6570元,同比增长2.9%;人均衣着支出2308元,同比增长1.9%;人均食品烟酒支出10339元,同比增长1.5%。 消费增长主要得益于文旅市场的持续火爆和消费补贴效益的持续释放:一是旅游市场持续火爆,2025年1-8月,常州市12家重点监测景区共接待游客6515.29万人次,实现直接营收58.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10.9%。受“苏超”赛事拉动,暑期重点景区接待游客1922.72万人次,实现直接营收1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4%、15.5%;二是组织重点领域消费券发放,在元旦、春节、五一以及“苏超”比赛期间等重要时间节点发放餐饮、老字号专项消费券400万和数字人民币红包200万,有效激发不同需求层次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三是全力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深入社区、乡镇以及企业、园区等,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宣传“六进”活动40余场,通过海报、讲解等方式详解政策与优惠。目前常州市近2000家门店参与活动,惠及超70万人次,累计使用各类补贴资金超9亿元,带动社会消费超72亿元。 三、需关注的问题 (一)收入增幅持续下滑。从季度走势来看,2025 年常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呈逐季回落态势,一季度增速为5.1%,前三季度降至4.1%,累计下降1.0个百分点;从同比维度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居民增收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面临挑战,增收压力逐步增大。 (二)消费提振动力减弱。从宏观消费数据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常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较上半年增速下降0.2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下降1.7个百分点;从居民微观消费来看,前三季度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同比增长4.6%,较上半年增速下降2.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下降2.9个百分点。两项数据均反映出消费增长动力逐步减弱,前期消费刺激政策的拉动效应边际递减,消费市场持续复苏面临压力。 (三)投资压力依然存在。2025年1-9月,常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2.8%,较上半年回落5.2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减弱。分领域来看,一方面工业投资增速趋缓,1-9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7%,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回落11.0个、2.9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对整体投资的拉动能力下降;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扩大,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9.8%,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扩大12.8个、4.4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持续低迷成为拖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因素。 四、对促进居民收支增长的建议 (一)多措并举稳定居民收入增长。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延续并优化“千企万岗”等招聘服务,重点面向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提供精准就业帮扶。支持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发展,落实落细税费减免政策,减轻经营成本压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引导居民合理配置资产,推动发展稳健型理财产品和保险产品,降低对单一储蓄的依赖。 (二)激发居民消费潜力,释放内需活力。精准施策提振消费信心,继续发放消费券、数字人民币红包等,重点向农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结合节假日、体育赛事等节点,打造消费热点,提升文旅、餐饮、零售等领域消费热度。支持教育文化、健康养老、休闲旅游等服务消费,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加强农村商业设施建设,推动电商下沉,畅通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通道。提升农村居民消费便利度和体验,释放农村消费市场潜力。 (三)统筹施策应对增长压力。加强收入增长监测与预警,建立居民收入动态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增收乏力苗头,提前干预。推动投资与消费良性互动,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民生、公共服务、新基建等领域的投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通过有效投资创造就业,间接拉动居民收入和消费。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合理调控房地产政策,防止市场大起大落,减轻其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 |
主办单位: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文源路2号常州海事局8楼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