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当前江苏小微工业企业用工情况研究
发布日期:2013-09-09
 小微工业企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增加就业、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劳动力供应的逐步减少和用工成本的持续上涨,用工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微工业企业的发展。近期,为了解江苏小微工业企业用工现状,江苏调查总队对全省部分小微工业企业开展了用工情况专项调查。总体上看,当前全省小微工业企业用工需求缓解,员工待遇有所改善,用工成本持续上升,不同行业企业用工需求差异较大,但部分企业缺工、用工稳定性较差,技术工、熟练工较缺等现象依然存在

一、调查企业样本分布及生产经营情况

(一)调查企业样本分布

这次参与全省用工情况调查的2361家小微工业企业中,近六成分布于通用设备制造业(246家,占全部调查企业的10.4%;下同)、专用设备制造业(215家,占9.1%)、纺织业(197家,占8.3%)、金属制品业(185家,占7.8%)、橡胶和塑料制品业(151家,占6.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22家,占5.2%)、纺织服装、服饰业(116家,占4.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04家,占4.4%)等八大行业。被调查企业以私营企业(2087家,占88.4%)居多。按区域分,苏南企业数占56.7%,苏中占23.2%,苏北占20.1%。按从业人员规模分,10人以下企业1111家,占47.1%11—20人的企业589家,占24.9%21—50人的企业505家,占21.4%50人以上企业156家,占6.6%

(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当前我省小微工业企业普遍反映企业经营成本持续走高,用工难、融资难、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市场萎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生存压力较大。调查结果显示,2361家被调查企业中,15.9%的企业综合经营状况良好69.1%的企业一般15%的企业不佳。从企业盈利状况看,58.3%的企业比上年上升,4.9%的企业基本持平,36.8%的企业同比下降,仍有13.3%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从企业订货情况看, 14.4%的企业订货量比上季度增加64.4%的企业持平21.2%的企业减少。从企业扩大生产能力意向看,仅有7.2%的企业有较强的扩产意向,52.4%的样本企业扩产意向一般,40.4%的样本企业没有扩产意向。

二、当前企业用工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企业用工总体平稳,部分企业开工不足

1、企业用工保持平稳。调查显示,二季度末,全省被调查企业从业人员44531人,比去年同期下降1.8%,企业平均用工规模为18.9人,比去年同期减少0.4人。分地区看,苏南小微工业企业23818人,同比下降0.4%,企业平均用工17.8人,同比减少0.07人;苏中企业10382人,同比上升3.8%,企业平均用工18.9人,同比增加0.69人;苏北企业10331人,同比上升5.1%,企业平均用工21.8人,同比增加1.06人,无论是企业用工规模还是增加用工数量,苏北都领先于苏中和苏南。

2、四分之一企业开工不足。调查显示,目前能正常开工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75.2%,有24.2%的企业处于半开工状态,还有0.6%的企业处于停工状态。从地区分布看,苏中的企业全开工比例最高,为81.9,%,苏南居中,为75.4%,苏北全开工比例最低,为67.1%。企业不能满负荷开工生产存在多种原因,其中企业订单少是主要原因,认同率达75.6%;另有13.6%的企业是由于没有足够的工人;此外,还有10.8%的企业是因为资金紧缺、技术跟不上、原材料供应不足等其他原因导致开工不足。

(二)企业人工成本持续上涨,未来上升压力依然存在

1、企业人工成本持续上涨。截至201371日,全国已有20家省区市先后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涨幅约18%。江苏目前的最低工资标准为 1480/月,位居全国第六。问卷调查显示,关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选择人工成本上升的调查企业占 78.4%,排在所有选项的第一位。从江苏今年上半年用工成本水平看:20131-5月,江苏省小微工业企业的人均应付职工薪酬为11454元,同比增长 8.4%。从地区分布看,苏南、苏中和苏北的企业人均薪酬分别为12910元、10069元和9487元,增幅分别为9.5%5.8%9.2%,苏中、苏北的用工待遇和苏南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无论是薪酬水平还是薪酬增幅都要落后于苏南。从主要行业看,薪酬水平最高的行业是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排在二至四位的依次为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薪酬增速最快的是纺织服装、服饰业,排在二至四位的依次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

2、技术工人的工资水平高于普通工人。问卷调查显示,企业技术工人月均工资集中在“2001-2500“2500元以上,分别占34.6%45.1%;普通工人月均工资集中在“1501-2000“2001-2500,分别占34.1%33.7%,由此可以推断,技术工人的人均月工资至少比普通工人高出500元。分地区看,技术工人月工资在2000以上的企业在苏南占85.1%,在苏中占81.2%,在苏北只有62.7%;普通工人月工资在2000元以上的企业在苏南占58.9%,在苏中占48.2&,在苏北仅有25.5%。分行业看,技工和普工的薪酬差距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等技术含量高的行业明显高于纺织业和金属制品业等附加值低并且偏重于简单重复劳动的行业。

3、下半年企业人工成本上升压力依然较大。关于对企业今年下半年计划为员工加薪的情况,调查显示,七成以上(72.6%)的企业计划在下半年提高员工工资待遇,企业的人工成本仍将继续上升。30.5%的企业工资待遇提高5%以内,34%的企业提高5%-10%,提高10%-15%15%-20%20%以上的分别占6.4%0.6%1.2%。从不同地区看,苏中、苏北下半年计划加薪的企业比重相对较高,分别为79.2%73.4%;苏南地区为69.7%。从不同行业看,纺织服装、服饰业和纺织业下半年计划加薪的企业比重要高于其他行业,分别为81.1%80.7%,橡胶和塑料制品业(77.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75.3%)和金属制品业(73.5%)等行业企业加薪比重也相对较高。对于人工成本在成本结构中占比大的利润微薄的小微工业企业,如服装、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工资涨幅过快影响企业的自身发展,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三)两成企业用工短缺,一线生产工人最为紧缺

1、两成受访企业用工短缺。调查显示,2361家企业中,反映一直缺工(即缺工时间相对较长,非临时性或季节性缺工)的企业107家,占4.5%;反映短期性、临时性缺工的企业386家,占16.3%;两者合计占全部企业的20.8%。反映不缺工的企业有1868家,占比为79.2%。这表明,两成受访企业存在用工短缺,且多数为短期性、临时性用工短缺。从缺工程度看,目前企业实际缺工人数达1187人,占企业现有员工总数的2.7%。多数缺工企业的用工缺口在5%以内,在缺工企业中,用工缺口在5%以内、5%-10%10%-20%20-30%30-50%50%以上的分别占比47.4%26%14.5%6.7%3.9%1.5%,呈逐级递减趋势。

2、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缺工比重较高。分行业来看,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缺工企业比重较高,分别达到41.4%38.7%,食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纺织业、金属制品、专用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行业均有两成以上受访企业表示存在缺工现象。其中,一直缺工的企业所占比重最高的是纺织服装、服饰业,占比16.4%

3、苏北地区的缺工现象较明显。在全省三大区域中,苏北企业缺工的面、缺工人数的比例均最高。苏北地区有27%的企业反映缺工,缺工596人,占现有员工总数的5.8%;苏南地区为19.7%,缺工320人,占现有员工总数的1.3%;苏中地区为18.4%,缺工271人,占现有员工总数的2.6%20131-6月,苏北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工业用电量增速均高于苏南、苏中地区,可见,经济复苏较快的地区,相应地缺工现象较明显。

4、企业当前最缺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目前存在缺工现象的153家企业中,有79.7%表示缺普通工人;有58.2%表示缺技术工人;21.6%表示缺管理人员。153家企业缺工1187人,其中缺少普通工人752人,占比63.3%;缺少技术工人383人,占比32.3%;缺少管理人员52人,占比4.4%。分行业看,纺织服装、服饰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对普通工人的缺工企业占比较高;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对技术工人的缺工企业占比较高。

(四)企业用工需求放缓,不同行业差异较大

1、企业用工需求有所放缓。受市场需求疲软、用工成本上升快、企业利润空间小等因素影响,当前我省小微工业企业用工需求趋缓。调查显示,30.5%的企业有招工需求,其中5.4%的企业有招工需求并招到全部所需员工,9.8%的企业有招工需求招到大部分所需员工,8.2%的企业有招工需求招到少部分所需员工,7.1%的企业有招工需求没能招到所需员工;另外69.5%的企业没有招工需求,比一季度高10.2个百分点。在招工难度方面,二季度调查数据显示,8.3%的样本企业反映招工比较困难,和上季度相比下降2.7个百分点,和2012年四季度相比下降5.4个百分点,呈现逐季下降的趋势。分地区看,苏北的招工难度高于苏中和苏南,苏北有12%的企业招工困难,苏中为10%,苏南为6.3%

2、不同行业企业用工需求差异较大。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不同行业企业用工需求和招聘结果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种情况是需求较大且一般能够满足,如纺织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企业中有招工需求意向的企业占生产企业的38.1%,其中有65.3%的企业表示今年以来招到了全部或大部分所需员工。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有招工需求意向的企业占生产企业33.6%,其中有56.1%的企业表示今年以来招到了全部或大部分所需员工。第二种情况是需求较大但难以满足。如在纺织服装、服饰业及金属制品业这两大行业企业中,有招工需求意向的分别占到生产企业总数的44.8%33.9%,然而表示完全招不到所需员工招到少部分所需员工的企业比重分别达到65.4%63.5%。第三种情况是尽管需求不大但也很难满足。如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中有招工需求意向的占生产企业29.8%,其中有59.4%的企业表示完全招不到所需员工招到少部分所需员工

3、企业用工预期略有增加。关于对今年下半年企业用工需求的预期,调查显示,计划增员的企业占13.7%,预计持平的占85%,计划减员的占1.3%,计划增员的比减员的多12.4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下半年企业用工将呈现出一定的扩张趋势。从计划招工人数看,计划增员323家企业的用工需求人数达到2007人,其中普工需求量占72.9%,技工需求量占27.1%。预计下半年增加员工数超过现有员工数20%的企业占7.1%10%-20%10%以内的分别占4.0%2.6%。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其中苏北、苏中预计增加用工的企业比重分别为15.6%14.2%,均高出苏南的12.6%;苏中、苏南企业对技工的用工需求高于苏北企业,苏中和苏南企业预计增加技工人数占全部人数的34.232%,而苏北企业仅为18.2%。分行业看,预计增加用工的企业比重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纺织服装、服饰业(21.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9.7%)和金属制品业(18.4%),橡胶和塑料制品业(9.9%)相对较低。

三、多管齐下解决企业用工问题

针对江苏小微工业企业用工面临的各种问题,结合江苏的实际情况,建议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升用工服务水平

1、开发针对企业的人才公共服务。在解决企业用工问题上,作为政府应该担当起更多责任。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按照保基本、可持续、均等化的原则,不断拓展公共就业服务功能,积极搭建多渠道的用工服务平台,全面宣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就业环境,提供全方位的用工服务,建立市区(县)联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人事服务网络体系。各级组织、人社部门应积极为小微工业企业提供人事代理服务支持、人才信息服务支持、人才诚信服务支持、职业能力评价服务支持、人才仲裁服务支持和劳动力资源服务支持等,有针对性地开发符合小微工业企业发展需要的、规范化的公共人事人才服务产品和服务项目,不断提升人才公共服务的能级水平。

2、加大信息平台建设力度。一是加强人才供求网络平台的建设和运用,建立广泛的企业需求与求职者信息库,进一步细化招聘和求职的信息,并做到定期发布。二是畅通就业招工信息渠道。在全力做好企业用工信息发布的同时,更应做好劳动力资源供给的信息发布,拓宽信息传输渠道,让各家层次的供需双方能够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三是对企业用工实行动态监测。要根据产业结构、劳动力资源分布及企业用工情况,引导用工单位及时做好招用工规划。四是举办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劳动部门除举行定期招工洽谈会外,还应在企业缺工旺季,不定期、有针对性地举行招聘会,也可组织企业到劳务输出地开展现场招聘和劳务协作交流、举办大型校企对接会等。

(二)加快企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

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依靠廉价劳动力低成本发展优势逐步丧失的大背景下,企业必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步伐,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创立自主品牌、研发专利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使企业扩大盈利空间,

2、进行设备升级和技术革新。通过技术进步减少用工需求和生产成本,通过优势产品增强竞争力,促进企业优化升级;对企业现有设备进行更新或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对低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依赖。这样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的档次,而且生产过程中能耗、管理等各项成本也相应减少。

(三)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拓展就业者职业发展空间

1、各级政府要健全职业培训体系。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就业要求,统筹推动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现代学徒制培训和劳动者终生职业培训,健全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加快重点行业急需紧缺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

2、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培训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和报酬,可以让员工感到自己被企业所重视,在企业有发展前途,从而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中小企业更应该注重人力资本投入及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形成人才培养的制度,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打造知识型员工。加大培训力度,重视生命教育、职业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等,促进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3、劳动者要改变传统就业观念。劳动者要摒弃观望、挑剔的思想,建立合理的就业观,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职业和就业地点。而随着各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岗位科技含量的提高,也促使就业者往更接受职业教育和提高技能等方向努力。

()采取劳务外包形式,降低企业生产用工成本

劳务外包是近两三年才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一种劳动用工新形式,现实中涌现了许多成功实例。如在相对不发达地区建立劳务外包基地,或招收编外员工,企业将产品包给周边农户家中或劳务外包基地加工等,车间跟着工人走,企业按质定级,按量定酬,公平合理。再如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如将员工招聘、培训与教育、福利、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外包给从事该项业务的专业机构,解决优秀员工难招聘,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员工满意度不高等制约中小企业顺利发展的瓶颈,借助外部资源,提高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大量使用劳务外包适合两种情况:一是企业可能订单大增急需大批员工,如果企业自己招聘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而通过劳务派遣公司只要两三天就可解决大批员工缺口;二是一些生产季节性产品的工厂,用工时间可能只有几个月,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与劳务派遣公司合作招工,以便在非生产时节企业无须支付富余员工费用。劳务外包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弥补企业某些能力的欠缺,规避风险,提升绩效。

(五)提高用工单位的管理水平,保障企业用工稳定性

1、建立和谐劳资关系,保证队伍稳定。和谐劳资关系是一种平等协商的劳资关系,它应该是劳资利益兼顾,劳资双方合作共赢、劳资矛盾有所缓和、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基本稳定的状态。小微工业企业要想在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争得一席之地,能持续、健康发展下去,必须要从过去的主要依靠资本和廉价的劳动力投入,转向主要依靠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树立人才发展战略,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尊重员工的发展性诉求,在职工培训、民主管理、权利保障等方面予以重视和强化。

2、逐步完善工资保障制度,改善用工环境。企业要建立长期稳定的企业工资增长激励机制,鼓励实行工龄奖励制度,全面落实加班补贴,为员工缴纳社保,用福利留人。努力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确保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兼顾职工的衣、食、住、行等各家方面,以满足员工必要的物质、精神文化等需求。

3、塑造企业核心文化,凝聚员工力量。小微工业企业要发展,企业文化不可缺少。企业要通过内部规章制度建设、社会责任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等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用知识留人、以情感留人、谋发展留人,实现员工的稳定就业、安全就业和体面就业。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激发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提高忠诚度,增强归属感。

(执笔:常州调查队)
 

主办单位: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文源路2号常州海事局8楼

电话:0519-6788308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