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市大、小规模生猪养殖成本收益对比报告
发布日期:2013-09-11

猪肉是我国人民传统的、最主要的肉类消费品,同时,生猪养殖产业也因此是我国畜牧业的传统产业。目前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集中度不高,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较低,大部分生猪还是以农户散养为主。生猪散养户以及大量中小规模养殖户受资金、人员的限制,生产和管理还属于粗放式经营,科学饲养的意识淡泊,精细化管理严重滞后。生猪养殖产业还常常面临着疫情风险和市场风险。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猪规模化养殖已成为未来生猪养殖业发展的方向。

据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对常州生猪养殖情况调查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市生猪存栏47.8万头,出栏48.3万头,其中:规模化养殖(指存栏150头以上)的生猪存栏30.9万头,出栏21.1万头,分别占存、出栏的64.6%43.7%。目前,常州生猪规模化养殖进程不断加快,生猪养殖业正逐渐从农户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过渡,但规模化并不意味着养殖规模越大越好。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合理性、科学性、适度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生猪养殖规模效益的有效性。

为研究常州规模生猪养殖与散养户(小规模)经济效益之比,找出适合常州发展的生猪规模养殖之路,本文特借用市相关部门的调查资料,对常州的大规模化生猪养殖和小规模养殖户成本情况进行一次对比分析,找出目前常州生猪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论述发展常州规模养殖的必要性,提出可行的方法、建议。(本次调查针对常州市康乐农牧有限公司、常州市枫华牧业有限公司、常州市鸿图生猪专业合作社三个生猪大规模养殖调查点以及前黄镇三个小规模养殖户开展了成本收益比较调查;调查时期为2013年上半年)。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三家大规模生猪饲养点均为规模化养殖,专业化、现代化、数字化程度较高,特别是康乐农牧有限公司,采用国际先进的大群饲养模式,引进了智能化电子化饲喂系统(ESF),采用GPS计算机管理系统,对母猪、肉猪等进行自动识别,对猪舍等环境异常进行自动报警,并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等远程调控猪舍温度、湿度、饲料、饮水等,小猪从出生到出栏基本实现全程电脑化、数字化管理,从而可以达到单人饲喂1000头母猪,4000头左右生猪的生产效率。该公司的种猪均为大约克、杜洛克等优质品种,年出栏生猪接近20万头,远销福建、江西、浙江、安徽、上海等省市。上半年,三家大规模饲养企业生猪调出数量达21080头,同比增加6%。而常州武进区前黄镇的三小规模调查户,均为家庭作坊式养殖,利用自家闲置房屋,以农民家庭用工为主,户均年出栏规模百头左右,生猪销售基本由经纪人上门收购为主。

二、成本收益的比较情况

受供求关系和周期性价格波动影响,2013年上半年猪市低迷,生猪收购价总体处于下行通道,养殖户尤其是中小散户出现亏损,而大规模养殖企业则凭借成本的规模化效应,收益比小规模养殖户来说优势十分明显。

(一)养殖计划有序,出栏头重恒定。今年上半年大规模养殖平均每头生猪的主产品产量为104.4公斤,同比略增4.4公斤,相比小规模的125.2公斤少了20.8公斤,每头重量低16.6%。数据显示,大规模生猪饲养的出栏头重明显低于小规模饲养,且出栏重量基本恒定在100公斤左右,其原因为:一是苗猪从25公斤生长至100公斤左右生长速度最快,每公斤消耗饲料最少,经济效益最佳;二是三家企业实现程序化、标准化养殖,采用定量喂食法,生猪生长速度基本一致;三是规模化养殖企业按计划组织生产,达到规定重量或规定周期即成批出栏,不像小规模饲养,在行情不好的时候普遍存在压栏观望的现象。

(二)品高、价优,但议价灵活性不够。上半年,由于受经济形势低迷、黄浦江死猪事件、公款消费减少等众多因素影响使国内猪肉消费需求大幅下降,而当前生猪存栏量高,猪肉供给充足,生猪收购价格一路下滑,从1月份的每担870元左右下跌,一度逼近600元大关。数据显示,上述三家大规模饲养企业上半年平均出栏价格为每担719.5元,同比减少5.5元,但比小规模调查户的平均出售价格716.6元仍高出2.9元。大规模生猪养殖企业的肉猪品种好,专业化饲养,在同一时点出栏的生猪价格明显高于小规模户。但同时议价灵活性又不如小规模养殖,由于其按计划生产销售,达到指标就必须出栏,不可能根据市场行情选择压栏和择机出栏,在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况下,议价灵活性反不如中小散户,故出售价格整体而言,大规模养殖较小规模并没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三)成本有高有低,但总体优势明显。2013年上半年,大规模养殖的头均生产成本为1437.2元,同比减少66.4元,而相比小规模的1877.2元少440元,差幅达23.4%。在当前市场行情下,规模效应带动的降本作用显而易见,大、小规模养殖成本指标比较而言,呈现“两低、两高”的态势,“两低”为规模养殖人工成本低、优势尤为突出,饲料价位低、饲料的市场议价能力强;“两高”为苗猪品种好进价略高,规模化综合管理成本较高。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先进的管理方式及自动饲喂系统。每头生猪定量饲喂,不存在多吃、少吃及浪费现象;二是出栏重量严格控制,使料肉比达到最佳,小规模饲养则难以做到;三是规模效应,有效降低人工、饲料头均养殖成本;四是规模户饲养量大,技术要求高,疫病防控措施严格,饲养环境的提升大大降低了疫病的爆发。具体如下:

1、饲料费省356.9/头。大规模头均饲料费740.3元,比小规模的1097.3元节本高达32.5%。主要原因:一是大规模饲养采用先进的自动饲喂系统,科学、合理,无浪费;二是饲养天数少,仅107.3天,比常规饲养减少了33.1%;三是大规模采购饲料议价能力强,科学配方自主生产,进一步提升饲料成本优势。同样的玉米价格,大规模的采购成本每公斤约2.5元,而小规模则达到了2.8元左右。

2、 人工成本头均降167.5元。因大规模养殖企业耗资上千万元进口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其机械化、数字化管理程度高,高投入带来高产出,人均饲养生猪可达4000头左右,人工成本相比小规模可谓是少之又少,每头仅24.7元,比小规模饲养少167.5元,仅为其八分之一。

3、综合管理成本高出94.5/头。大规模养殖头均水电费16元、医疗防疫费20元、工具材料费15/头、修理维护费21/头、管理费17.4/头、财务费用1.38元、销售费5.77/头、固定资产折旧25.67/头,综合管理费头均达122.3元,较小规模饲养的27.8/头相比,要高出339.9%。其主要原因是大规模生猪养殖均为企业化运作、规模大,投入多,具有先进的设备和大型的基础设施,同时拥有管理人员、工程人员、销售人员等相关人员,小规模饲养无法与大规模饲养相提并论,特别是管理费、销售费、财务费等小规模饲养几乎不存在。

4、苗猪成本略高15.4/头。大规模苗猪头均成本550元,比小规模的534.6元高15.4元。原因是苗猪品种好,把头严,售价较高,大规模苗猪的单价为每公斤22元,比小规模的19.2元高出2.8元。

(四)价跌本降,大规模养殖逆市盈利。大规模生猪的头均净利润为73.6元,同比去年实现了扭亏增盈,头均利润增加118.2元,而相对于小规模养殖,头均利润则超出141.7元,这其中还没有考虑大规模养殖自育苗猪的利润。今年上半年,大规模生猪养殖企业在当前处于弱市的大环境下能够扭亏为盈,主要功劳在于规模效应和现代化管理带来的降本增效因素,头均人工、投料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盈亏平衡点较小规模低得多,助推商品猪销售实现逆势盈利,而如果再算上苗猪、母猪出售,以及沼气、生态农田等循环产品的综合效益,利润将更为可观。通过收益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现代化的大规模生猪养殖模式在当前市场行情下具有明显的规模、综合效应,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

三、发展生猪规模养殖的必要性

2013年上半年常州市大、小规模生猪养殖成本收益对比来看,规模养殖的优势不言而喻,发展生猪规模化养殖势在必行。

(一)发展生猪规模养殖是降低市场风险的必由之路。随着猪肉供给能力的稳定增长及生活水平提高后城乡居民对肉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生猪产业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市场波动频繁,养猪业面临的市场风险越来越大,家庭零星分散饲养所固有的劣势使其很难获得正常的生产利润。只有逐步走上规模化养殖的道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相对稳定的营销体系,增强与其他市场主体间的经济联系和对待谈判的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抵御变幻无常、突如其来的市场风险。

(二)发展生猪适度规模养殖是改善农业环境功能的必然选择。新农村建设需要干净、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传统养猪模式只注意生产不注重环境,生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和污水的无处理排放或在种植业中的简单利用,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发展规模养殖,可以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将养猪产生的粪便、污水和其它废弃物利用沼气池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既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有机肥,又有利于保护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发展生猪规模养殖有助于降低单位饲养成本,实现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可以在既定的投入(包括固定资产、原材料、动力、劳动力)下使有使用价值的实物或服务产出最大化,或在产出既定的条件下,物质消耗和劳动力消耗最小。规模化经营可以大量采购原料,节约交易费用和运输成本。规模化的采购和销售可以增强经营者的市场影响力,提高市场谈判的筹码。生猪的规模化养殖可以使猪场的土地、设备、能源、劳动力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四)发展生猪适度规模养殖是改进养殖技术、提高生猪质量的必要基础。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被社会关注,而无公害产品的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规模化的养殖企业,才有能力建设标准化的生产条件、科学化的生产管理组织、规范化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有利于经济技术职能部门对其提供品种改良、环境监控、产品检测、疫病防治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因此,发展生猪适度规模养殖既可以改进养殖技术,又可以提高生猪产品的质量。

(五)发展养殖规模是适度选择的结果。按照科斯的理论,企业的经济活动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规模的扩大超过一定限度以后,内部管理成本的增加额会大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降低额,从而导致成本上升。所以规模经济对于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要求,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规模是最合理,我们将这样的规模水平称为适度规模。发展规模化养殖,实际上也就是养殖企业对适度规模的寻求过程。影响农户生猪养殖规模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如生产成本、土地因素、区位因素、养殖效益、当地政府政策等等。单从养殖成本来看,农户适度养殖规模的选择依据应该是选择成本最低的规模。从2013年上半年常州大、小规模生猪养殖成本收益对比来看,规模化的养殖模式成本低于散养养殖模式,规模化养殖已成为今后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趋势。

四、政策建议

猪粮安天下, 猪肉是人民群众最主要的肉类消费品,其价格的涨涨跌跌势必会影响到千家万户的菜篮子。同时,生猪价格大起大落,生猪养殖效益跌宕起伏,又直接影响到广大养殖户的切身利益。而目前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程度较低,信息预警调控滞后,加上疫病和生猪生长周期长的影响,使得我国猪价进入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变化怪圈。国外经验表明:当规模化养殖占到市场的80%以上,猪肉价格就会趋于稳定,产业风险也将可控。作为调控猪周期的重要手段,规模化、标准化养猪将成为稳定猪肉价格的有力探索。因此,如何促进规模化生猪养殖的良性发展,是关系到百姓民生和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特此建议:

(一)强化信息发布、积极政策引导。一方面,充分整合商务、农委、物价等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在网上建立统一的政府生猪市场信息平台,定期公布生猪存栏、出栏,价格、生猪疫情、政府优惠政策等信息,为养殖户提供可靠参考。另一方面,实行正确的宏观调控政策,建立科学的市场预警机制,将政策导向和市场预警机制结合,引导养殖户按市场规律发展生产。相比较而言,规模化养殖企业生猪的商品率几乎达到100%,而散养户的商品率不到50%,可见对市场供应贡献大同时受市场波动影响也较大的是规模化养殖。为稳定生猪产业的发展,政府的生猪产业扶持政策应将规模化养殖作为重点,各种补贴、保险、技术指导都应优先为规模化养殖企业服务。通过政策调控,防止生产盲目性,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二)促进规模发展,推动组织建设。一是鼓励大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建设力度,可以将分散的养殖活动相对集中,以便于提供标准化的统一服务,解决好养殖过程中一般养殖户自己难于解决的技术问题,也有利于对废弃物的集中处理,保护生态环境,增强生猪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规模化养殖水平和生猪品种质量。二是发展养殖合作组织,把分散的规模养殖户组建为一个经济实体,逐步实现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防疫,提高生猪养殖的组织性、计划性,减少盲目生产带来的价格波动,增强养殖环节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同时,鼓励大公司和散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发挥规模集成、技术传递、信息集合等优势,走共同发展之路。

(三)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消费结构。首先,综合考虑生猪生产和消费的流量和流向,正确处理产地生猪市场与销地生猪市场关系,形成布局合理、统一有序、流通顺畅的生猪批发市场网络。大力扶持冷藏冷冻,贮运设施齐全的现代生猪批发市场以及现代化生猪屠宰企业,促进生猪交易与生猪屠宰加工、冷链配送、肉制品深加工、饲料加工的集成。其次,转变当前我国猪肉消费习惯和结构。减少热鲜肉占据比重,发展冷冻储运产业,延长市场上肉制品的销售周期,缓解生猪价格过快上涨或下跌对终端产品价格的影响,同时平抑行业周期震荡并保障产品质量。

(四)推行科学养殖,健全疾病防控。强化科技支撑力度,促进猪育种中心建设,提高原种猪和引进品种的选育水平,开展猪的经济杂交研究,不断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商品瘦肉猪高效杂交组合,同时从生猪养殖到猪肉生产整个产业链规范和推广相关技术,开展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养猪及疫病防治等技术推广,并加强疾病防疫、粪污处理、储运流通等环节技术指导和信息沟通,从而既有利于生猪繁育,减少疫病发生和环境污染,又能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五)合理规划养猪用地。散养户多为利用闲置资源搞养殖,处于副业生产的地位。如果发展规模化养殖,需投入的资源会成数十倍增加,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养殖用地问题。现行农村土地被农户小块分散占有,许多养殖户找不到土地建设规模化养殖场。政府应将养殖用地纳入土地利用规划的范围,有预见性地安排养殖用地,并作为农业用地对待,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养殖用地的规划安排,一要远离居住区,不给农村生活环境带来影响;二要远离水源区,不污染水源;三要不占用耕地。可选择将养殖小区建在村庄的下风向,且未被污染和没有发生过任何传染病的地方。公共设施方面要达到用电保证,道路便利,水源充足、且水质符合养殖要求。

 

主办单位: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文源路2号常州海事局8楼

电话:0519-6788308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