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分析
发布日期:2014-06-19
常州地处江南经济发达地区,如何加快建设农业基本现代化是常州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农业现代化工程为总抓手,全力以赴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民收入稳步提升,农业生态显著改善,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现根据全省2012年农业现代化进程监测报告(注:常州2013年农业现代化进程监测报告,由于省数据未返回,暂不采用),分析常州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

一、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监测结果和分析

根据《江苏省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标准,全省共有13个省辖市、67个县(市、区)参加了2012年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监测。测评结果显示,常州市2012年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监测得分81.43分,比2011年增加5.96分,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54分,排列全省第四位;与监测初期2010年相比,常州得分提高幅度为13.87分,列第二位,仅次于淮安(14.96分)。

(一)监测结果的综合分析

从常州市得分排名来看,虽然仍然处于第四位,但与第三位的南京相比,差距有所收窄(2011年比南京低1.14分,2012年缩小为0.09分),与第五位的南通相比,领先优势明显扩大(2011年比南通高0.03分,2012年扩大到3.69分),与第一位的苏州差距也从4.99分缩小到3.03分。

从各项指标在全省13个市的排位情况看,以常州市作为基准线,在4位以前(含第4位)的有14项指标,在4位以后的还有7项指标,分别是:财政支农增幅比一般预算支出增幅高百分点(列第13位)、粮食亩产(列第11位),农林牧渔增加值(列第10位),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列第9位),乡镇或区域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列第7位),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列第5位),高效农业保险覆盖面(列第5位),这七块短板应在今后工作中重点加以关注,努力争取拉长。

(二)2012年与2011年六大主体指标测评结果分析

从农业基本现代化监测的六大类指标看,2012年农业生态环境类指标实现程度最高,已完成目标值的93.1%,比2011年提高0.34个百分点;其次为农业设施装备类指标,已完成目标值的92.1%,比2011年提高4.67个百分点;最低是农业产业经营类指标,已完成目标值的79.2%,比2011年提高4.37个百分点。

(三)2012年与2011年各项评价指标测评结果分析

从各项评价指标看,2012年常州农业基本现代化实现程度在80%以上的指标有16项,比2011年增加2项,其中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比重实现值、实现程度分别为17.9%、为84.3%,比2011年提高2.04个百分点、9.61个百分点;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实现值、实现程度分别为1.9倍、84.1%,比2011年提高0.04个百分点、11.69个百分点。另还有2项实现程度超过80%,但实现值比去年下降,分别为乡镇或区域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实现值。

2012年农业基本现代化实现程度在80%以下的指标有5项,分别是:农林牧副渔增加值(76.7%)、农民人均收入(66.9%)、持专业证书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比重(65.4%)、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72%)、高效农业保险覆盖面(61.6%)。其中上升比较明显的有3项指标,持专业证书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比重、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高效农业保险覆盖面,实现程度分别由2011年的22.9%15.8%24.2%上升到2012年的65.4%72%61.6%

二、农业基本现代化建设的措施

一是以稻麦亩产吨粮市创建为抓手,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制定全市创建稻麦亩产吨粮市工作实施意见,启动稻麦亩产吨粮市创建, 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大力推进高产创建整体实施,2013年全市全年共创建部省市级万亩示范片53个,投入财政资金1700万元,高产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整合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省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基本农田水利建设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地力建设水平继续改善。全市农机化投入资金超过3000万元,推动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和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升,三麦机收率超过98%,水稻机插率超过85%

二是以标准化创建为抓手,带动设施农业发展。继续开展园艺作物优质高效标准园创建工作,全年创建10个科技含量高、发展规模大、示范影响广的园艺作物优质高效标准园。据测算,2013年参加高效创建的钢架大棚平均亩净效益1.2万元,智能温室平均亩净效益13.0万元,带动全市设施农业长足发展。推行渔业标准化生产,今年改造标准化池塘4.8万亩,新装备微孔增氧面积3.1万亩,累计装备微孔增氧面积16.6万亩,建成常州市渔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个,以常州大市为单位组织申报国家级渔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全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六项创建活动,创建示范场88家,同时,常州枫华牧业、恒荣畜禽、全福牧业顺利通过农业部畜禽标准化养殖场验收。

三是以花木产业提升工程为抓手,推动花木产业提档升级。20122013年,常州累计投资9.8亿元重点实施了12个花木产业项目,其中一半以上资金投入到花博板块(武进区嘉泽镇和金坛市尧塘镇),重点提升夏溪花木市场、江南花都产业园、艺林园、盆景园、西银生物科技园等花博会辅展区一场五园的发展水平,带动全市花木产业转型升级。夏溪花木市场完成改扩建工程,新增面积310亩,2013年上半年交易额达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14%,全国95%的花木生产基地在市场设有交易窗口。常州家绿林果园艺有限公司引进国际最先进的盆栽花卉自动化生产设备,建设全自动植物工厂3万平方米,代表着世界一流的盆栽花卉生产发展方向。目前,全市花木种植面积和产值约占全省的五分之一,以武进区嘉泽镇和金坛市尧塘镇为中心的花木板块,连片花木种植面积达22万亩,占全市花木总面积的56.5%,年销售产值20亿元以上,是全省最具特色、规模最大的花木产区之一,在全国也有较强的影响力。

四是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提升农业发展层次。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统领,加快打造优质粮油、菜篮子产品(蔬菜、畜禽、水产)、特色农业(花卉苗木、优质茶叶、应时鲜果)、生态休闲和农产品加工物流等五大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推进农业基地园区化,积极促进资本、技术、装备设施等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全面提高农业园区吸纳和积聚优质资源的能力。2013年共投入市级财政资金2700万元,扶持园区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市级以上园区规模新扩面积达到1.7万亩,共引进、集成、推广新品种40多个、新技术25项,园区种植业基地设施化比重达86%,其中智能温室、日光温室等高档智能化设施比重达21%26家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实现产值24.3亿元、利润5.1亿元,辐射面积17万亩,带动农户2.7万多户。

三、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常州农业基本现代化建设进展顺利,但对照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指标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在发展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农业投入相对不足。尽管近年来各地都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但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相比,无论是财政投入,还是社会投入,力度都显得相对不足。

二是部门协同推进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工作是个全局性、系统性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才能整体推进,目前,相关部门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各自为战状态,部分难点问题缺乏协商、会商工作平台。部门之间信息沟通需要进一步加强,数据上报、分布还需要进一步统一。

三是部分指标实现难度较大。主要是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产值相比粮食亩产农民人均纯收入4个指标落实难度较大,2012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0.25亿元,比上年增长4.7%,如果要在2014年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则该指标要完成130.7亿元,以后两年要递增14.2%,而该指标增长率多年来在常州平均只有4%左右,个别地区最大也只有5%,要实现省定目标难度非常大。2012年全市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1.43倍,只完成目标2.2倍的65%,如果要实现目标,则该指标在以后两年要递增24%,显然实现难度特别大。虽然常州水稻亩产已实现了十连冠,但2012年粮食亩产为491.67公斤,只完成省定目标527公斤93.3%,如果要完成省定目标,则该指标在以后两年要递增3.5%,而该指标在常州多年来的增长率也只有2%,。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6737元,比上年增长12.8%,完成目标23000元的72.8%,如果要完成目标,则该指标在以后两年年递增要达到17.2%,而该指标近几年来的实际增幅是:2009年增长10.1%2010年增长12.9%2011年增长17.4%2012年增长12.8%,实现目标难度较大。

四、加快农业基本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协同性和规划性

党的十八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新四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农业现代化又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和重要支撑,基于三农的重要性,江苏省把农业基本现代化工程列为全省八大重点工程之一。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常州农业基本现代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农业基本现代化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协调沟通功能,及时解决基本现代化推进中遇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以推进农业基本现代化为抓手,各相关部门要协同实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做实软性指标,攻坚硬性指标,狠抓短板指标,提高农民认同度,不断提升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要立足农业的保障功能、富民功能、生态功能,根据常州自然环境、资源等禀赋,进一步优化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划,因地制宜、准确定位、合理科学布局。建立完善保障性农产品生产体系,确立最低保有量目标,保持稳定的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特色农业,要开阔视野,打破地域观念,创新各类新型的组织形式和主体,组织广大农民发展本地特色农业,鼓励优势精品产业跨区域发展,打造常州名优品牌,促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开发衍生服务产品,积极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拓展对城市化地区的多元服务。

(二)进一步完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扶持机制

一要不断加大财政资金在现代农业发展上的投入,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向,向急、难、重点项目倾斜。二要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良好地外部政策环境,在基础设施建设、税收、用地、用电、融资、保险等政策方面,要向农村倾斜,给予各类涉农主体充分的优惠。三要逐步探索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保障农业的生态功能,鼓励和引导生态农业的发展,积极推进三品建设,为全市人民提高健康、安全、可靠的食品。四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农业产业,发挥他们的龙头带动作用。

(三)全面提高农业产出效益

一是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严格保护耕地,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把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二是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任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形成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长效机制;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渔业),促进现代农业富民;突出发展龙头企业,努力促进农民充分就业,促进农民增加工资性收入;鼓励引导农民自主创业,促进农民创业增收。

(四)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要结合各地优势产业,继续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充分挖掘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二是要不断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增强合作组织的联结、带动和服务功能,鼓励一些实力强、品质优、信誉好的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实现合作共赢。三是要支持广大农民提高生产集约化程度,在推进土地合理流转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生产主体,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四是要大力培育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大力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积极推行农超对接、网上直销等多种营销模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五)进一步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一要以有先进服务手段、有优良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度、有稳定财政保障为标准,构建上下联动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二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各级各类服务组织,理顺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三要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服务组织积极发展农业经营服务,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

 

主办单位: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文源路2号常州海事局8楼

电话:0519-6788308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