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农民种粮积极性专题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16-09-26

江苏粮食生产很不平衡,苏南大部分地区粮食不能自给,大部分粮食需从苏中、苏北主产区输入。如何在高度工业化的地区较好的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粮食种植面积的有效供给,保障粮食安全,近期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对金坛区、溧阳市部分农户(66户)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基本情况如下:

一、种植规模影响种粮收益

1、户均承包土地5.3亩。常州作为苏南模式发源地,工业经济发达,土地承包面积相对较少。调研数据显示,接受调研农户户均承包土地粮食种植面积为5.3亩,户均从事粮食种植人数为3.4人,人均种植面积为1.56亩。

2、土地流转的积极性高。多年的市场经济熏陶下,常州的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方式,追求种植的规模效应意识较强。本次调研资料表明,已经进行过土地流转或土地租赁的农户占比为45.5%,户均流转或租赁土地面积为47.8亩。其中流转或租赁土地面积在100亩以上占比为23.3%,户均达到172.9亩。

3、大户收益远高于普通农户。收益是刺激农户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的催化剂。本次调研资料显示:从毛收益看,2015年农民户均种粮收益为48009.7元,流转或租赁100亩以上的农户的收益为345940元,前者仅为后者的13.9%;从纯收益看,2015年农民户均种粮收益为20554.9元,流转或租赁100亩以上的农户的收益为135314.3元,前者仅为后者的15.2%

二、农民种粮积极性分化

近年来,在各种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在农业高科技的支撑下,常州市的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基本平稳,2015年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为142.76千公顷,比2014年的147.56千公顷减少4.8千公顷,减幅为3.3%,但受制于近两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粮食收购价增幅不大,人力和机械成本上涨,常州农民种粮积极性呈现出分化迹象。

1、种粮收益有待提升。调研资料显示:参与调研的农户人均种粮纯收益为6045.6元。从种粮收入的满意度看,32.3%的表示基本满意,13.8%的表示满意;而表示的一般或不满意的占比为53.9%,种粮收益提升种粮积极性催化作用有限。

2、普通农户种粮积极性弱化。常州普通农户粮食种植的目的主要是自己家吃,商品化动力不足,种粮积极性不高,因而不会在农业上有较大投入。一张姓农户表示,自己家在茅山老区,粮食种植面积较少,主要是自己吃,家庭收入主要依靠五亩茶园。

调研资料显示,从2015年的情况看,10.6%的受访农户种粮面积有所增加,75.8%的基本持平,13.6%的有所减少。从2016年的情况看,3%的表示增加了种粮面积,54.6%的表示持平,42.4%的表示减少了种植粮食面积。对未来三年看法不容乐观,53%表示将保持现有种植粮食规模,40.9%表示将减少种植面积,只有6.1%的表示会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3、大户种粮积极性高。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常州农业种粮大户积极性相对较高。调研中,金坛区有着700亩粮食种植面积的王姓农户表示,基于农业发展的良好前景,近三年来光在农业机械上面就投入了350万元,以后还会扩大粮食种植规模,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效益。

调研资料表明,从粮食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的农户看,2015年,85.7%的受访农户增加了种植面积;2016年,28.6%的增加了种植面积;未来三年,42.9%的种粮大户将增加种植面积。

三、多重因素阻碍种粮积极性

1、生产成本增加。以2015年粳稻生产成本为例。常州市物价局调查资料显示,2015年粳稻亩均总成本1312.09元,比去年的1168.35元增加了143.74元。其中:现金成本779.74元,比去年的696.1元增加83.64元。物质与服务费用(种子费、化肥费、农药费、租赁作业费)增长5.31%

2、土地租赁价格较高。从土地流转或租赁的价格看,71.2%的受访农户的价格在每亩800元以下(一般可折算为500斤稻谷的总价);28.8%的价格在每亩800-1200元之间。从未来三年土地流转或租赁的价格走势看,1.5%的受访农户认为会快速上涨,10.6%认为会缓慢上涨,51.5%认为基本持平,36.4%的认为会下降。

3、务工创业挤压种粮空间。2015年常州农村常住居民工资性收入为13235.9元,远高于参与调研的农户人均种粮纯收益,这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农民的扩大种粮面积的意愿。调研资料显示(多选),68.2%的受访农户认为打工创业收入比在家务农收入高。在问到在家务农能否保障家庭开支时,37.9%的表示能基本勉强维持,31.8%的表示不能,只有30.3%认为能。

4、粮食价格涨幅不及物价涨幅。国家最低收购价高,但要求的质量也高,但由于很多种植农户的粮食达不到质量要求,售卖的价格并不高,例如,2015年,每50公斤稻谷最低收购价为155元,但众多农户只能卖到120元,价格没有较大涨幅。调研资料显示(多选),59.1%的受访者认为,粮食价格涨幅低于开支涨幅。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多选),惠农政策力度不大、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土地流转价格较高等也是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占比依次为33.3%22.7%4.5%

四、对策建议

 1、调整种粮补贴发放范围。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下发多个“一号”文件,出台“四减免、四补贴”政策,初步构建起农业补贴政策的基本框架,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发挥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农业正初步朝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但种粮补贴发放仍然以土地承包确权为标准,使得实际从事粮食生产种粮大户未能获得相关补贴,一定程度上海增加种粮大户种粮成本,不利于种粮积极性的发挥,建议在有关地区运用互联网技术大力推行“补贴随粮走”的政策。

2、全面建立公益性的农业保险制度。目前,农业 “靠天吃饭”情况并没有获得根本性改观,例如今年的水灾,金坛指前镇田块大部分被淹,农户特别是规模户损失惨重,有的种粮大户水稻损失在50万元左右。此时,农业保险对减轻农民经济随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农业保费费率、理赔标准过高,农户承担压力较大。因此,建议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公益性的农业保险制度尤为重要。

3、适当调整最低粮食收购价政策。最低粮食收购价政策是稳定、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农户反映,最低收购价所需要达到的等级标准过高,农户生产的粮食很难达到要求,导致粮食售卖价格并不高,目前粮食收购部门仓贮压力过大,私营粮食收购企业就趁机压价,这些直接导致了种粮收益降低,例如,金坛一种植大户2014年仓贮粮食10万斤,当时难以出售,又急需腾出库存,只好求助有关部门,辗转几次才出售掉粮食。部分参与调研的农户,尤其是种粮大户,强烈建议适当提高最低粮食收购价、降低相关标准,切实让利于民。

4、加大力度培育更多种粮大户。种粮大户是提升常州种粮面积的“关键少数”,也是种粮积极性较高的“重要先生”。建议在土地流转、农业设施建设、售粮的绿色通道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植力度,提升种粮大户们在粮食种植上土地投入的信心,形成“大户带动普通户”的良好发展态势,从根本上提升常州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主办单位: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文源路2号常州海事局8楼

电话:0519-6788308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