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上半年常州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消费支出活力释放
发布日期:2025-08-08

2025年上半年,常州居民收入延续稳步回升态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收窄,消费活力在政策托举与文旅复苏的带动下有所释放,为全年经济平稳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

(一)居民收入增速有所提升,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上半年,常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97元,同比增长4.8%,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26元,同比增长4.5%,较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60元,增长5.3%,增速高于城镇居民0.8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为1.753,较去年同期下降0.013。

(二)四项收入全面增长,工资性收入主导地位显著

从收入结构看,上半年常州居民四项收入均实现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主导地位显著,对拉动收入增长作用明显,增幅居首。

1.工资性收入增幅居首。上半年常州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1550元,同比增长5.4%,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3.3个百分点,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69.1%,较去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工资性增长主要得益于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和就业政策带动:一是政府部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大力开展春风行动和“千企万岗”百日服务活动,2025年1至5月,常州市共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609场,提供各类就业岗位35.86万个(次),同比分别上升10.1%和38.6%;二是全力以赴稳岗扩岗,延续实施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苏岗贷等惠企政策,截至目前,常州市累计为企业减负超4.06亿元;三是全力维护职工工资权益,开展根治欠薪冬季攻坚专项行动,共计检查用人单位 915 家,涉及劳动者8.47万人,通过立案查处和协调解决等方式,累计为2134名劳动者追讨劳动报酬约1042万元。

2.经营净收入持续增长。上半年常州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5153元,同比增长5.0%,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7个百分点,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5.4%。截至2025年5月底,全市实有个体工商户57.15万户,同比增长1.4%。经营净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营商环境的不但优化:一是继续推动富民贷扶持创业,继续按照利率上限继续执行不超过LPR+50BP;合理分担利息,借款人承担实际利率50%的政策,财政对剩余50%的部分给予贴息支持,截至5月底,全市发放“富民贷”1.55亿元;二是税收优惠精准落实,1至4月,全市税务部门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合计37.29亿元,其中,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六税两费”5.62亿元。

3.财产性收入增速放缓。上半年常州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2684元,同比增长2.0%,较去年同期下降1.0个百分点。财产净收入增速放缓主要是因为居民投资渠道有限,在经济增长放缓情况下,储蓄投资成为主要手段。人行数据显示,从时序变化来看,2025年1至5月储户存款增速相对稳定,但较去年有所放缓,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0.98个百分点。

4.转移净收入增速稳定。上半年常州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5410元,同比增长3.8%。近年来常州持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兜底性民生政策,转移净收入增长保持稳定。一是提高企业养老待遇。从2024年1月1日起,常州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次上调,人均月增加基本养老金98.78元,比调整前增长3.2%;二是提升居民养老水平,2025年常州市居民养老基础养老金提标25元,由2024年490元调整为2025年515元,截至5月底,全市居民养老基金各级财政补贴投入15.05亿元;三是有效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保障作用,2025年1至5月,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规模达1.18亿元,为6.39万参保农户提供34.38亿元的风险保障。

二、居民消费支出活力有所释放

(一)居民消费增速和意愿均有所提升

从增速看,上半年常州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893元,同比增长7.1%,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059元,同比增长7.1%,较去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

从消费意愿看,上半年常州全体居民消费意愿为62.9%,较去年提高1.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消费意愿为63.1%,较去年提高1.6个百分点。

(二)消费政策刺激作用明显,城镇消费需求释放

上半年,常州居民八项支出全面增长,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和交通通信支出增幅最为明显。

从社会消费看,2025年16月全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报同比增长3.0%,限上批零住餐销售(营业)额上报同比增长6.7%

从居民消费结构及增速看,上半年常州全体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682元,同比增长18.1%;人均交通通信支出3145元,同比增长17.3%;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452元,同比增长9.9%;人均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733元,同比增长9.1%;人均医疗保健支出1469元,同比增长7.3%;人均居住支出4185元,同比增长3.9;人均食品烟酒支出6717元,同比增长1.6%;人均衣着支出1510元,同比增长1.0%。

消费增长主要得益于文旅市场的持续火爆和消费补贴效益的持续释放:一是深度融合文旅业态,江苏城市足球联赛火热开赛,成为常州展示和传播本土文化的重要平台,常州市在端午假期推出“持扬州身份证免全市A级景区门票”政策,直接吸引15万人次扬州游客涌入常州,带动中华恐龙园、天目湖等核心景区游客量显著提升,间接推动餐饮、住宿等消费增长,6月全市12家重点监测景区共接待游客533万人次、同比增长13.4%,实现直接营收4.8亿元、同比增长10.7%,6月全市纳入重点监测的38家旅游饭店总营收1.4亿元、同比增长9.2%,携程数据显示,受“苏超”带动,6月以来常州旅游消费金额、接待人次同比增速均为全省第1;三是全力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目前全市近2000家门店参与活动,惠及超70万人次,累计使用各类补贴资金超7.55亿元,带动社会消费超60亿元,同时,1-6月全市汽车报废更新8056辆,使用补贴1.55亿元,汽车置换更新18475辆,使用补贴2.24亿元,家装家居使用补贴1.26亿元,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10.7万辆,使用补贴1亿元,家电数码使用补贴2.71亿元。

三、需关注的问题

(一)投资信心有待恢复。2025年1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降幅较上月扩大3.8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投资连续3个月两位数下降。民间投资活力不足,15月全市民营企业投资同比下降14.6%,自2024年3月以来持续处于下降通道。房地产市场回稳压力犹存,15月全市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32.3%,降幅较14月扩大2.5个百分点。

(二)种粮农户受益失衡。常州调查队调研数据显示,2025年常州夏粮生产成本维持高位,但粮食价格低迷,农户陷入收益失衡困局。2025年常州地区夏粮亩均种粮成本为每亩1088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4%,基本维持去年水平。调查显示,用工、土地租金、肥料支出分别占到总成本的31.7%、22.1%、16.8%,其中土地租金与肥料支出较去年同期上涨0.5%和3.7%,用工与去年基本持平。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凸显。2025届在常高校毕业生50921人,同比增长17.3%。从人社部门对617家重点企业的调查显示,2025年全年招聘计划总数8.38万人,其中计划招录大专及以上应届高校毕业生7924人,仅占9.5%,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四、对居民收支平稳增长的几点建议

(一)巩固工资性收入主引擎,筑牢增收基本盘。一是延续优化稳岗扩岗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基本盘。继续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千企万岗”等招聘活动,提高供需匹配效率。二是强化劳动者权益保障,常态化开展根治欠薪行动,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确保劳动者及时足额获得劳动报酬。三是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企业扩大招聘应届毕业生规模,落实好吸纳毕业生就业的社保补贴、税费减免等激励政策。大力开发基层岗位、见习岗位和科研助理岗位。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二)拓宽居民投资理财渠道,提高增收多样性。在加强风险监管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更多适合普通居民、风险收益适度的理财产品和服务(如养老理财、普惠金融产品),引导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探索发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盘活农民闲置资产。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提振居民投资信心。

(三)多措并举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潜在消费力。一是深化文旅融合与活动刺激,策划更多具有吸引力的区域性文旅活动和优惠政策,打造特色IP,持续吸引客流,带动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关联消费。支持举办类似“苏超”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体赛事活动。二是持续优化促消费政策,继续大力推动汽车、家电、家装家居、电动自行车等大宗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简化补贴流程,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有效撬动消费。考虑将消费券、补贴政策向增长潜力大的教育文化娱乐、健康养老、智能家居等领域倾斜。

 

主办单位: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文源路2号常州海事局8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