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全国多地高校学费上涨。为了解学费上涨后对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为此开展了专题调查。本次调查共涉及30位高校学生,其中:江苏籍学生占51.6%,外省占48.4%;居住在农村的占87.1%,居住在城市的占12.9%。
一、学费上涨情况
自2014年秋季新学年起,江苏省医学类、工科类、理科类、体育类、文科类每学年学费标准从4600元调整至6800元、5800元、5500元、5300元、5200元,分别上浮47.8%、26.1%、19.6%、15.2%、13%;公安类从5400元调整至6000元,上浮11.1%;农林类、艺术类标准不变。以常州大学为例,该校目前有除公安以外的七个学科大类,除了4个省优势学科专业(工科类3个、理科类1个)在新标准基础上再上浮10%,其余专业均按照新标准执行,并实行“老生老办法、新生新办法”。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学费主要由家庭承担。调查资料显示,48.4%的受访学生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外出打工,32.3%的受访学生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为务农所得,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为单位工资和经商的分别占9.7%和3.2%,其他收入来源的占6.4%。
2、学费占家庭收入比重过高。近年来不断提高的高等教育收费标准,让一些低收入家庭倍感压力。在受访学生中,学费支出占家庭年收入比重50%以上的有12.9%,占40%-50%的有19.4%,占30%-40%的有35.5%,占20%-30%的有19.4%,占20%以下的有12.8%。在问及“对所在学校学费等费用的承受能力”时,41.9%的受访学生表示能够承受,58.1%的受访学生表示有一定困难。
3、想方设法缓解学费压力。在面对学费、住宿费等费用支出给家庭带来的压力时,低收入家庭的高校学生通过国家、学校等帮学助学政策以及勤工俭学等一系列努力来获得一些收入。调查显示,48.4%的受访高校学生表示获得过学校各类奖学金,25.8%的获得过助学金,12.9%的有过勤工俭学经历,9.7%的享受过学校的生活补贴,3.2%的办理过助学贷款。
三、相关建议
1、高校学费应渐进上涨体现公益性。高等教育关系到居民家庭的根本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所以高校学费在考虑办学成本的基础上,也要考虑高等教育的公益属性,收费的上涨,一定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承受水平相适应,尊重学生及家长的知情权,既要有科学、民主的听证程序,又要经过严格的政府审批。
2、健全奖(助)学金制度强化国家兜底。调查显示,35.5%的受访学生因为无法承担相关费用而不能参加一些专业性学习活动,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助学贷款、助学补助等一些政策能够缓解学费的压力,顺利完成求学之路。申请助学贷款、困难补助还存在一定的难度,77.4%的受访学生表示难度一般,手续繁杂,16.1%的表示难度很大,只有6.5%表示没有什么难度。在走访中,很多学生表示,现有的助学金补助力度小,费用少,资助作用有限,应加大助学金的补助力度,增加补助名额,设置多个层次等级的助学金,让更多家庭困难但品学兼优的学生能够享受到更多的补助,国家应对特困家庭学子实施兜底扶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