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1-9月平均,常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6%,涨幅分别较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高0.2个百分点、持平。
一、指数运行特点
前三季度,常州CPI整体呈温和上涨态势,其中9月份同比上涨0.5%,创年内新低,为2009年12月以来、70个月内最低涨幅。
1、大类指数涨多跌少。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中,呈现“七升一降”格局,上升的是:食品价格上涨4.2%、衣着价格上涨3.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2.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1%、居住价格上涨0.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0.7%、烟酒价格上涨0.5%;下降的是交通和通信价格下跌4.2%。
2、同比指数前高后低。1-2月份,受元旦、春节消费影响,CPI上涨明显,涨幅分别为2.0%、2.4%,为年内高点;3月份,节日影响逐渐消退,CPI涨幅回落至1.8%;4月份,CPI涨幅回升至2.1%;5、6月份,气候适宜,CPI涨幅持续收窄,分别上涨1.6%、1.3%;7月份CPI涨幅略有反弹,上涨1.6%;8、9月份CPI涨幅收窄,分别上涨1.0%、0.5%。
3、环比指数震荡频繁。前三季度各月CPI环比呈现上下震荡,其中1、2月受双节消费影响,环比涨幅达到高点,均上涨0.5%;3月份节日因素消退,环比下跌0.4%,为年内低点;4月份受倒春寒气候影响,环比上涨0.2%;5月份环比持平;6月份环比下跌0.3%;7、8月份高温天气导致食品价格上涨,CPI环比分别上涨0.2%、0.1%;9月份环比下跌0.1%。
二、重点商品及服务价格运行特点
(一)食品类价格以涨为主。前三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2%,拉动总指数上涨约1.24个百分点。食品类16个中类同比呈“13升3降”,上涨较明显的有菜、在外用膳食品、干鲜瓜果、肉禽及其制品,同比分别上涨8.3%、6.6%、4.4%、4.0%;油脂、蛋、水产品同比分别下跌9.2%、4.2%、0.4%。各类主副食品价格运行情况如下:
1、粮食价格涨跌互现。近年来粮食连年增产,市场供应充足,国家逐年提高的最低收购价逐渐被市场消化,1-9月份大米价格累计下跌0.2%。其他粮食产品面粉、粮食制品、粮食其他价格分别上涨0.4%、4.6%、6.0%。
2、油脂价格延续跌势。受节日、供求等因素影响,上半年部分月份油脂价格有所回弹,但受原料价格持续低迷影响,油脂价格整体呈下跌态势。1-9月份油脂价格累计下降9.2%,其中食用植物油下降3.7%、植物油制品下降10.9%。
3、肉蛋价格前低后高。1-4月猪肉价格持续低迷,环比分别下降1.3%、0.8%、2.9%、1.1%;后期受猪源供应趋紧影响,价格节节攀升,环比分别上涨1.1%、4.6%、8.4%、6.7%、0.4%。前三季度猪肉价格累计上涨5.0%,影响总指数上涨约0.1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鸡蛋市场供应充足,上半年仅5月份受端午节影响价格上涨,7-9月份受高温产蛋率下降,中秋节日消费等因素影响,各月环比分别上涨1.8%、8.9%、4.0%。前三季度鲜蛋价格同比下降6.4%,低于去年同期。
4、水产价格以涨为主。受水产品养殖、运输、捕捞等人工及饲料成本上涨影响,水产品价格整体以涨为主,前三季度仅6月、9月价格有所下跌。各月环比涨跌幅分别为持平、1.6%、0.7%、1.0%、-2.7%、0.1%、5.4%、0.9%、-2.9%。
5、鲜菜价格波动频繁。今年受雨雪、倒春寒、梅雨等多变气候影响,蔬菜价格波动频繁。各月环比涨跌幅分别为9.7%、7.3%、-10.2%、3.7%、0.9%、-5.6%、14.3%、-4.2%、-6.3%。前三季度鲜菜价格累计上涨8.8%,影响总指数上涨约0.24个百分点。
(二)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延续涨势。受生产成本上涨的拉动作用影响,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仍然延续涨势。其中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3.8%,影响总指数上升约0.3个百分点;耐用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3.6%,影响总指数上升约0.08个百分点;中成药、滋补保健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4%、6.7%,合计影响总指数上升约0.1个百分点。
(三)服务项目价格拉动作用明显。随着人工成本逐年上升,服务类价格水涨船高。前三季度服务项目价格同比上涨1.2%,推动CPI总指数上涨约0.42个百分点。其中,维护修理费用价格同比上涨23.6%,影响总指数上升约0.19个百分点;高等教育价格同比上涨5.2%,影响总指数上升约0.12个百分点;景点门票价格同比上涨7.2%,影响总指数上升约0.03个百分点。
(四)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大幅下跌。前三季度,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4.2%,影响总指数下降约0.49个百分点。交通通信类价格下跌主要受汽柴油价格大幅下降影响,其中:汽油、柴油价格同比均下降19.1%,两项共同影响总指数下降约0.36个百分点。
三、影响指数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是成本上升推动物价刚性上涨。在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位震荡的情况下,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乏力,整体基本保持平稳。但随着人工等经营成本连年上涨推动物价刚性上涨,加之国家进一步深化资源类价格改革,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物价水平。
二是节日、气候因素导致价格季节性波动。今年雨雪、倒春寒、梅雨天气影响蔬菜生长和运输,鲜菜价格波动频繁。受湖海开禁周期影响,水产品价格呈现季节性波动。另外受“元旦”、“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消费影响,当月菜篮子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也推高了CPI指数。
三是市场供应变化导致价格波动明显。由于前期受疫情频发等因素影响,去年猪价跌势过猛,养殖户为规避风险降低存栏量,生猪供应量不足,猪价自今年5月份起持续上涨。鲜蛋价格在去年历史性高蛋价激励下,养殖户大规模补栏,今年上半年供应量剧增,价格大幅下跌。7、8月份受高温天气导致产蛋率下降,9月份受中秋节推动价格持续高位。
四是翘尾作用导致CPI指数前高后低。在前三季度各月同比涨幅中,由于去年的价格上涨对CPI影响的翘尾因素呈现前高后低,其中1月份达到最高点为1.5个百分点,9月份最低点为-0.2个百分点,导致CPI指数前高后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