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城市的基础和组成单元,也是城市的窗口。而社区医院被称为社区居民家门口的医院,其最大的优点是方便:无需跑很远的路,也不用忍受大医院排队大半天、看病两分钟的苦恼。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曾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合理就医秩序。为了解常州居民对当前社区医院服务水平满意度情况,近期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开展了社区医院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社区医院发展现状
1、常州居民去社区医院就诊已成常态。调查显示,目前常州居民去社区医院诊治常见疾病已成常态。150位受访居民中,有83.3%的人表示去过社区医院就诊。从诊治的病症看(多选),感冒占62.0%,取药占30.0%,注射一、二类疫苗占26.7%,呼吸道感染占24.7%,检查身体状况占24.0%。从居民对社区医院诊疗水平的信任度来看,非常信任占4.0%,比较信任占52.0%,偶尔不信任占40.8%,不信任占3.2%。
2、“方便”与“效率”优势是社区医院吸引居民的两大法宝。与目前常州市大医院人满为患的超负荷状态相比,社区医院就诊人数少,具有挂号取药方便,候诊时间短的优势。调查结果显示,问及“社区医院相比大医院有哪些优势(多选)”时,80.7%的人认为不需要排队,70.7%的认为取药方便,认为看护人员更仔细、医保优惠多和其他的分别有18.7%、15.3%和20.7%。
3、常州居民对社区医院的总体满意度达到68.6%。近几年,随着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进社区医院建设步伐,总体来看,居民对社区医院是满意的。从各个类别看(多选),98.7%的人对医院环境感觉可以,77.9%的人觉得社区医院人数不多,96%的市民对医生的职业素养感觉还可以,98.7%的人觉得社区医院取药方便,对社区医院医疗水平感觉一般及以上的占92.6%,常州居民对社区医院的总体满意度为68.6%。
二、社区医院发展存在的问题
1、“大医院情节”制约社区医院发展。在调查中发现,即便是最普通的感冒发烧,不少人也宁可早早起来,去大医院排大队、花大钱、受大罪,也不肯去家门口的社区医院看病。“信不过,耽误了病可怎么办”成了一部分人的心态。调查数据显示(多选),44%的受访者对社区医院的诊疗水平还是不太信任,60.8%的人觉得社区医院不能满足自己的医疗服务需求。
2、“医疗设备”与“医生数量”短板成阻碍居民选择社区医院的两大障碍。社区医院因为本身规模小,政府扶持资金有限,较难进行设备更新,因此医疗设备多为基础性的,很多检查不能做,只能让患者到大医院去,而且受职称晋升、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影响,社区医院很难留住有水平的医生。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到社区医院相比大医院的劣势时(多选),82.7%和58.7%的人选择是医疗设备简陋和医生数量少,所占比例最高,另外选择医生不专业、医院环境稍差和其他的占42.7%、34%和14%。
3、社区医院诊疗水平尚不能满足居民更多期盼。随着社区医院的稳步发展,在家门口就诊一般疾病已渐成常态,但“便捷性”凸显的同时,社区医院的诊疗水平尚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调查显示,认为社区医院总体诊疗水平较差的占7.4%,一般的占66.4%,较好和好的各占24.2%、2.0%。认为医生职业素养较差的占4.0%,一般的占52.3%,较好和好的各占38.3%、5.4%。从居民期盼看(多选),希望增加技术面广的全科医生,认同率为67.3%,邀请大医院的医生定时坐诊,认同率为64.7%,聘请已退休的专家级医生成为社区医生,认同率为50.0%,对社区医生进行经常性培训,认同率为42.0%,希望能提供上门服务的认同率为34.0%。
三、完善社区医院建设的几点意见
1、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政府应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增加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按照服务人口变化情况和服务项目,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社区卫生专项经费列入财政常规预算,并安排购置医疗设备、全科医师培训等专项经费;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补偿机制,补偿费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完成质量相挂钩,确保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要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大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处理好培养和使用的关系。一是要加大对现有社区医务人员进行全科医师培训和配备力度,逐步解决全科医师缺乏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在岗人员的整体执业素质。二是要鼓励扶持在校医学类应届生在就业前定向进行全科医师培训,并引导到基层社区工作。三是要深入推进医联体有关政策,整合地区医疗资源,提高社区卫生工作者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环境,激励和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基层医疗工作,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
3、全面落实优势互补的“双向转诊”制。政府应鼓励探索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大医院为技术支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的合理分工协作关系。打破行政隶属关系,进行医疗资源协调整合,建立同一地区综合医院和社区医院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医保政策要进一步向社区基层医院倾斜,如实行居民看病在社区报销多一些,能更好地鼓励和引导居民“小病社区看,康复治疗回社区”。通过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网络,才能更好地落实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
4、提供特色服务,留住患者。社区医院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在服务内容和方式上,积极推行多样化和主动性的服务。尤其是对多病、行动不便的老人,应该尽可能做到随传随到、上门服务,使老人能够享受到方便而低廉的医疗服务。在家庭医生、家庭护理、社区康复等服务模式上不断探索,根据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需求,实行不同的服务新模式和新方法,如家庭照料、临终关怀、安宁护理等。对社区的重点人群,如儿童、妇女、残疾人和精神病等慢性病患者,建立基础信息资料,实行系统管理和动态管理,让社区居民感受到自己也有了“私人医生”。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口碑也是社区居民选择社区医院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