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为常州市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是全面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地位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了解常州市近年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情况,进一步做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近期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常州市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分别从常州市六区县抽取建筑工地或工业园区,每个建筑工地或工业园区再随机抽取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调研,获得农民工样本164个。其中,省内户籍占比81.1%,省外户籍占比18.9%;被调查者男性占57.3%,女性占42.7%;年龄在20-29岁的占34.8%,30-39岁的占65.2%;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占1.8%,初中的占15.9%,高中和职高的占34.8%,大专及本科的占47.5%。
二、常州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基本现状
(一)政府重视,政策规定连续出台
2018年常州市出台了《常州市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实施办法》,规定了常州市农民工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具体措施,如对参加《补贴目录》中的技能培训项目,取得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本市户籍登记失业人员,按《补贴目录》标准的100%给予补贴。
除此以外,常州市各有关部门也开展了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的相关培训,如雨露计划、春潮行动、工地职工培训等,改进了培训方式,扩大了培训效果。
常州市2019年上半年落实新一轮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新政,启用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云平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进“街道(镇)、社区服务月”活动,深入推进技能培训,上半年完成就业技能培训1.61万人。妇联围绕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开展2019年度省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争取省资金33万元,培训人数多达1100多人。
(二)广泛开展,培训效果广受认可
调查显示,常州市164名的调研对象中有66.5%的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其中参加过1-2次职业技能培训的占比53.2%,3-5次的占比28.4%,5次以上的占比18.4%。从培训认可度看,接受过技能培训的被访者中,30.3%的人表示培训之后对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35.8%的人表示有比较大的帮助,30.3%的人表示有帮助。从培训对职工收入影响看,77.1%的被访者认为培训一段时间后收入有明显提升。受访者中有95.4%的人表示,培训之后能熟练地将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24.8%的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受访者表示对所接受的职业技能培训非常满意,41.3%表示比较满意,33.9%的被访者表示基本满意。
三、常州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面临的困难
(一)农民工培训需求多样,众口难调难以统一
调查显示,在常州市新生代农民工中,有91.5%的受访者对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不满意,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强烈意愿。但他们的培训需求各异,在选择最希望参加的培训主要内容(多选)时,管理培训类、职业生涯规划类、自主创业类、法律知识类、安全生产知识类分别占比45.1%、37.2%、35.4%、29.9%、25.0%。在培训方式方面,大家的选择也是各不相同,64.6%的受访者偏好面对面讲授或演讲,37.8%的表示更希望通过实际操作或户外拓展的方式接受培训,也有31.1%和29.3%的受访者愿意通过视频播放、网络培训的新型方式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而在走访相关部门中了解到,培训内容需求的过于多样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增加不少难度,突破传统的面对面讲授而开发网络平台授课或是户外拓展类也有不小的挑战。
(二)农民工培训意愿强烈,但实际参与度较低
调查中虽有91.5%的受访者有强烈意愿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但是仅有66.5%的农民工接受过培训,意愿强烈但是参与度反而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费用和时间问题。有36.4%没有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受访者表示,培训费用过高和培训时间不好协调成为他们没有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武进区一位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工作时间是倒班制的,培训上课偶尔会占用到上班时间,培训时长经常会把握得不好影响到上班工作,而且自己每个月还要还贷,生活压力大,一些培训自费的金额太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也就下降了。二是获知培训的渠道太少。有23.6%没有参加过培训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可以参加培训。三是培训效果未达预期。有18.2%未参与培训的受访者表示以前参加过的培训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课程设置的不贴近需求,针对性不够、实操性不强。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直接目的还是通过提高自身的技能从而获取更多的劳动报酬,但钟楼区一名受访者表示参加技能培训后,对自己的收入没有明显改善提高。
(三)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农民工选择难上加难
根据调查显示,常州市新生代农民工中参加过的职业技能培训的主办方有53.2%由所在企业统一组织,23.9%是自费参加培训,19.3%由政府组织提供。由于培训经费及时间的限制,政府部门或企业本身提供的免费培训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巨大需求。调查显示,针对在职前的培训仅有16.5%,而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大、工作变动大的特点,所提供的岗前培训往往短期且效果不佳。除此以外,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大多收费较高,让一般收入的农民工不得不望而却步。同时,这些培训机构大多建立在市区或商业中心,而农民工建筑地大多在郊区,在调研中通过钟楼邹区一位受访者了解到,受访者自身为了更好的就业想考会计证,然而邹区没有培训班,现在的工作也没有周末时间用来市区往返,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却又缺少针对性,但参加面对面授课的培训存在种种困难。
四、对做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此次调研的受访者中,有37.6%参加过培训的农民工是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网络来获得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信息,也有23.6%的未参加过培训的农民工表示没有获知职业技能培训的渠道。因此,通过网络、报刊、企业宣传等多种渠道,宣传关于农民工的各项政策及规章制度,提高用人单位、农民工自身的思想认识,从而增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让新生代农民工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认识到加强自身业务水平和技能的必要性,从而提高他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二)激励企业、加强培训
调查显示,在曾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参加过所在企业统一组织的培训的占比53.2%,参加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分别占比16.5%、77.1%。充分挖掘用人单位的核心作用,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有效的职业技能培训,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一是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使企业的发展与职业技能培训相挂钩,鼓励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二是在鼓励企业加强培训的同时,参与和督促技能培训质量的提高,从而切实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
(三)针对需求、增强实效
在建立和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需求和供给动态监测机制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规划。在培训内容上,根据农民工发展的特点,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培训层次上,完善初级、中级、高级技能培训的体系。通过培训技能阶段式的增强,提升培训的质量,使得有培训需求的新生代农民工能够享受政府政策的补贴与激励;培训形式上,根据调查得到的农民工希望得到面对面讲授、实际操作、视频播放、网络培训等方式,增加和丰富培训方式,以此来满足更多农民工的需求,扩大接受培训的农民工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