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市居民工作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大量经济活动按下“暂停键”,节后企业复工复产不同程度推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回落。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在面对疫情的重压之下,常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61元,同比增长1.4%,增速下滑6.4个百分点。
一、收入结构呈现“三涨一跌”
(一)工资性收入抗压略增。一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1112元,同比增长1.3%,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63.6%,拉动居民收入增长0.8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9.9%,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6.8个百分点,占比份额保持基本稳定。疫情冲击下工资性收入实现略增主要得益于常州市委市政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助力企业恢复生产政策,以“硬核”措施确保常州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二)经营净收入由升转降。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2357元,同比下降9.6%,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16.8个百分点。从四大类收入看,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受疫情影响最大,成为唯一增幅下降明显的分项。从产业分类结构看,三大产业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第三产业下降尤为明显。从行业分类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和建筑业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下降幅度最为明显。
(三)财产净收入增速居首。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1627元,同比增长10.9%,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拉动居民收入增长0.9个百分点,贡献率为65.7%。受年底结息、分派红利以及疫情期间居民增加储蓄减少消费等情况的影响,截至3月末,常州市住户存款余额4898.6亿元,同比增长12.3%。
(四)转移净收入增收支撑作用显著。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2365元,同比增长8.6%,拉动居民收入增长1.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76.9%,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在四大类收入中对居民收入增长拉动最为明显,贡献率最高,政策兜底稳定效应成为稳定城镇居民收入的支撑点。
(五)收入位列苏南五市第四。一季度常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江苏平均水平高出8.5%,绝对值和增幅在苏南五市中排名第4,位次与去年同期相同。
二、消费支出全面下降
一季度常州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175元,比上年减少918元,下降10.1%。八大类生活消费支出增幅一升七降。
(一)食品烟酒支出持平略减。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常州居民喜欢春节期间访友聚餐的传统习惯,再加上餐饮业响应防控号召临时闭店,外出就餐量减少,食品购买量增加。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2908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元,下降0.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7个百分点。
(二)居住支出增幅不降反升。受住房装修维修消费支出增多影响,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居住类支出1808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7元,增长8.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2.0个百分点。
(三)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下降超三成。受到“新冠”疫情的直接影响,各类学校、线下教育培训机构、电影院、旅游景点等文化旅游消费场所关闭,居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明显急剧下降。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587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99元,下降33.7%。
三、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企业生产发展受限,工资性收入增长面临压力。 工资性收入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最大,其增速的快慢直接影响可支配收入增速的高低。一季度以来,全市通过多项举措积极开展复工复产,在稳就业促增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海外疫情蔓延影响,部分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订单大幅减少,企业员工收入减少,工资性收入保持增长面临较大压力。
(二)消费需求不足,享受型消费亟待恢复。受疫情影响,整体消费需求下降,特别是享受型消费下降最为严重,交通通信支出下滑明显、衣着消费缩水严重、医疗保健消费需求减少、生活用品及服务受到抑制、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锐减。人均交通通信支出1162元,减少330元,下降22.1%;人均衣着消费支出622元,减少164元,下降20.9%;人均医疗保健支出503元,减少126元,下降20.0%;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396元,减少74元,下降15.8%;人均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189元,减少57元,下降23.1%。
(三)物价水平持续上涨,消费市场活跃度降低。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其中3月份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3%。受疫情影响,居民外出购物及就餐受限,导致消费急剧萎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明显。一季度,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20.3亿元,下降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