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常州市获评全国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为持续营造优良信用环境,2022年,常州市拟推出“龙城分”,对个人信用进行量化积分。7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对231位成年居民开展专题调研。资料显示,常州居民用信场景丰富,居民履约意识较强,维信意识较强,在信用约束惩戒机制、信用解读修复、信用信息采集使用存在问题,期盼城市信用水平能持续提高。
一、积极履约,信用加持拓宽便民通道
(一)居民履约意识较强。当下,随着诚信教育持续深化以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深入,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逐渐提升。数据显示,常州居民信用重视度高,维护信用主动性强,93.5%的被访居民因信用评估良好体验过信用服务。其中185位有信用卡、金融借贷的居民中,94.1%能做到每个账期按时还款还贷,从未发生逾期行为。调查中了解到,居民对常州地区金融机构提示服务满意度较高,九成需要还款、还贷的被访居民反映,金融机构能以微信、短信等方式在还款日前提醒用户,帮助规避逾期风险。
(二)信用便民场景丰富。随着个人信用体系不断健全,信用生活的普及为居民带来了方方面面的便利。被访居民中,六成以上体验过免押金租借和网购退换货便利服务;近四成体验过酒店免押金入住、快速退房和金融机构信贷业务。而2022年6月30日正式落地的“信用就医”平台,也已经有13.4%的被访居民体验过“先诊疗、后付费”服务,大大缩短了就医时间。居民期盼能进一步开发信用资源应用场景,以带来更加丰富的信用生活。
二、健全体系,个人权益保护不容忽视
(一)信用约束惩戒机制需谨慎设计。调查数据显示,常州居民对当前的信用约束和惩戒力上存在一定争议。53.2%的居民认为当前的信用体系对居民守信履约存在较强约束力,46.8%则认为约束力一般或没有约束,与此同时66.2%的居民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征信的约束力。对失信行为是否要对失信人直系亲属产生连带惩戒方面,49.8%的居民表示支持,43.7%的居民表示反对。在是否赞同部分地区将非金融行为纳入个人信用体系(如未按要求做核酸检测、行人闯红灯等)问题上,51.1%的居民表示赞同,43.7%的居民表示反对。家住钟楼区南大街街道的王先生认为,当前的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应以激励守信为主,而在惩戒方面,应广泛听取民意,谨慎设置惩戒措施,并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在合理范围内进一步提升个人信用的震慑力。
(二)信用解读修复体系需持续完善。近七成居民认为信用主管部门应加强个人信用体系解读,便于居民提升个人信用评分。六成居民认为当前用信机构、信用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个人信用风险的提示预警,尤其是对履约人直系亲属的风险提示。同时,近五成居民支持进一步完善个人信用修复机制,并公开解读,帮助信用瑕疵人员“改过自新”。家住金坛东城街道的王女士反映,其儿子因疏忽两次逾期偿还网贷,担心不良征信记录影响求职考编,差点被论坛内的不法分子以“信用修复”为由骗取高额费用。王女士认为信用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个人征信的宣传解读,并向履约有瑕疵的用信人明确瑕疵信用影响以及信用修复方式,不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三)信用信息采集使用需明确规范。近五成被访居民认为,当期信用体系完善最需要重视的就是信息安全及个人隐私保护。一是要明确机构平台采集个人信息的权限,禁止过度搜集用户信息。二是要加强个人信息使用和保管的管理,防范信息滥用和泄露。三是要规范个人信息公开披露,避免“人肉”风险。家住青龙街道的戴女士反映,其一向注重保护个人隐私,但近期无意中被同事告知,能在“信用江苏”平台自然人信息查询项,通过搜索戴女士姓名查阅到其年龄段及生源地,戴女士认为其既不是企业经营相关者,也不存在非法失信事项,不应该披露其个人信息。此外戴女士反映自然人信息披露应做到“一视同仁”,有的人能查到公开信息,而有的人则不披露,需要统一披露标准。
(四)信用标准评分模型需科学合理。问及对当下常见信用分体系的感知时,有被访居民对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的科学合理性存在质疑。以应用广泛的“芝麻信用分”体系为例,分数模型以守约记录、行为积累、人脉关系、资产证明和身份证明构成,部分居民认为后三项仅是机构为套取个人信息而设立,设计并不合理。家住新北区新桥街道的刘先生认为,健全个人信用体系应进一步体现公平原则。如部分大数据平台设计的个人信用分体系,信用分数的高低与个人职业、学历等身份特质,甚至居住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强相关。但刘先生认为这些因素与具体个人是否能守信履约并没有逻辑上的必然关联,希望接下来常州市“龙城分”信用评价体系能进一步弱化个人身份特质,以体现公平非歧视原则。
三、多向发力,擦亮信用城市示范名片
问及如何看待常州即将推出个人诚信信用积分“龙城分”时,79.2%的被访居民表示支持,并期待以此为契机,能进一步健全信用体系,擦亮信用城市示范名片。
(一)加强制度设计,完善基础支撑。广泛听取社会各方意见建议,持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制度建设,聚焦自然人权益保护,合理采集并规范公示信用信息。推动信用平台持续优化及完善,持续推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持续推进信用管理培训、示范创建和复核评价工作。
(二)加强用信监管,丰富便民服务。加强信用监管应用,推动各部门细化监管方案,形成信用监管典型案例予以公示。加大监管执行力度,全面排查并整治信用服务机构失信情况。强化守信激励,提升信用服务,推动场景应用,让“龙城分”发挥便民惠民新功效。
(三)加强信用宣传,弘扬诚信文化。八成被访居民呼吁信用主管官方部门应加强信用知识的科普宣传。积极开展诚信教育主题系列活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正确引导。采用丰富多样宣传形式,如制作新颖的短视频及海报,在公共场所循环播放,营造诚信文化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