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以下简称常州队)对1996名高校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并与高校、用人企业、毕业生进行了深入访谈。调研结果显示,毕业生留苏就业意愿增强,择业观渐趋理性。但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仍存在专业用人需求结构性失衡矛盾凸显、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匹配度不足等问题,需政府、企业、高校、家庭和高校毕业生自身等各方面形成合力,多方联动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一、高校应届毕业生择业趋势变化
(一)就业吸引力优势凸显,毕业生留苏就业意愿增强。调查显示,74.1%的毕业生希望毕业后留在江苏就业,较上年提高11.8个百分点。选择江苏作为就业首选地的原因中,66.2%的毕业生因为家乡在本省,此外,认为“看好本省发展前景”“对本省薪资水平满意”“本省容易找到工作”“感觉本省宜居”的毕业生分别占42.6%、38.4%、30.9%、26.3%。而毕业生不留在江苏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返乡就业”和“升学的目的院校在外省”,分别占60.5%和22.1%。
(二)毕业生择业观渐趋理性,主动“慢就业”心态有所缓解。调查显示,工作已落实和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毕业生占比达64.6%,较去年5月份提高11.5个百分点。而选择“升学/考公不顺利,等待下一次升学/考公的机会,今年内不会选择市场化就业”的毕业生占7.2%,较去年5月份下降6.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毕业生主动“慢就业”的择业观念有所缓转,但囿于传统求稳思想、就业市场供需脱节、经济大环境不确定因素冲击等多重隐忧,被动“慢就业”现象仍存在。
(三)“上岸”偏好影响就业选择,技术岗和管理岗更受青睐。从毕业生最期望的就业类型来看,选择“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占比最高,分别占28.1%和45.1%,合计占73.1%,较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从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期望的职业类型来看,分别有50.8%和35.9%的毕业生选择“专业技术人员”和“一般管理岗位和办事人员”,选择“服务业一线人员”和“制造业、建筑业一线人员”的仅占4.9%和3.0%,选择“农、林、牧、渔业一线生产及辅助生产人员”的占0.4%,选择“自主创业”的占3.7%。
(四)毕业生薪酬预期普遍较高,实际落差影响就业满意度。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中,薪酬福利占比最高,为70.5%;其次为工作地点和发展前景,占比分别为46.5%和42.3%。常州高校应届生对月薪期望值较高,92.9%的毕业生期望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而从已落实工作的毕业生税前月薪资水平来看,70.5%的毕业生能达到5000元以上。从已落实工作的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来看,认为“很满意”和“较满意”的毕业生分别占15.8%和43.2%,合计占58.9%。认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还想换”的毕业生分别占1.9%和3.2%,合计占5.1%。对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中,认为“收入低”和“发展空间不够,没有上升空间”占比最高,均占69%。
二、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毕业生与用人需求量趋势反向。调查显示,67.8%的毕业生认为今年就业形势比去年更加严峻,认为“与去年相差不大”和“比去年有所好转”的仅占27%和5.2%。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快速增长。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158万人。2024年预计将达到1179万人,比2023年增加2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从调研的两所高校来看,2024年,江苏理工学院毕业生数预计为5380人,较去年增加3.9%;常州大学毕业生数预计为6100人,较去年增加7%。另一方面,企业用人需求萎缩。
(二)“快迭代”冲击就业市场。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崛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都带来企业人才结构的深刻调整。从就业市场用人需求来看,在部分岗位被替代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就业新机会。相较而言,文管类、师范类、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文科类专业整体就业比较困难,人才需求量过剩,薪酬偏低,学生心理落差大,整体就业意愿不强。
(三)供需求匹配度不足。从用人单位认为当前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来看,认为“毕业生对自身定位不合理,对工作待遇、环境、职业前景等期望过高”“企业招聘更看中人员稳定性,而毕业生稳定性较低”“毕业生所学专业、技能与岗位实际需求匹配度不高”的比例较高,分别占33.5%、32.1%、30%。从毕业生认为自己尚未找到合适工作的主要原因来看,认为“未做好就业规划,就业方向不清晰,找工作时间和经验不足”“所学专业受限,对口岗位少”“个人知识储备、实践经验不足”的分别占35.2%、32.3%、30.3%。
三、期盼建议
(一)以产业发展拓宽就业承载容量。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加的现状,在稳定现有就业形势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就业空间,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伴随着与其相适应的产业新体系的构建,带动相关行业人才需求强劲增长。
(二)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配度。一方面,积极优化学科布局,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社会人才需求情况作为学科专业调整的重要参考。另一方面,以应用能力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育人的精准度和多样性,提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契合度。
(三)精准化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人才培养与精准就业联动。在就业帮扶方面,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协同,做好就业供需对接,将访企业、拓岗位、送人才相结合,为毕业生提供高质量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