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调查分析 >> 内容
七十五载砥砺奋进路 龙城居民生活谱新篇
发布日期: 2024-09-30  来源:国调队   浏览次数: 【字号:
 

从“百年工商名城”到“新能源之都”,从“八邑名都”到“万亿新城”,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来,常州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富民惠民政策,常州城镇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和生活品质大幅提高。

一、奋进七十五载,常州城镇居民收入节节攀升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常州城镇居民收入呈跨越式增长。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常州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百元,增加到1958年的近200元,1986年突破千元,1992年超过2000元。此后每隔1—2年即越过1个千元台阶,2003年突破了万元,2008年突破2万元,到2023年常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71744元。调查资料显示,常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58年的182.07元增加到2023年的71744元,增长了393倍,年均增长9.63%,实现跨越式增长。

图1 1958—2023年常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二、蓬勃七十载,常州城镇居民收入渠道日趋多元

解放前,常州城区普通居民生活极为贫困,收入低、底子薄,1936年的调查资料表明当年一个普通工人每月收入仅五六斗米,而每一就业人员负担人口4.7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分配制度逐渐完善,常州城镇居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宽。

(一)就业保持稳定,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1949年,刚刚解放的常州产业结构单一,底子薄弱。老城区只有400多家工厂,其中超过百人的工厂不到50家。全市纺织行业7000多台织布机,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在运转,市区3万名职工有一半失业。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浪潮,常州人通过“老厂办小厂、小厂升大厂、大厂再办厂、车间变工厂”的发展模式,各基层通过全面发放红利,扩大社员入股等有效手段,极大激发了常州居民的就业热情。1979年,常州市区在业人数达到27.54万人;1981年,市区在业人数突破30万人;1985年,市区在业人员升至36.66万人,常州城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大幅提高。同时,常州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工资、津贴等收入制度。1956年后,对机关、企业等干部进行了工资调整,开始统一实行25.5天计算日工资,完善和发展奖励机制,至1979年底,常州市区全年发放奖金达1097万元。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随着居民收入分配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就业热情的空前高涨,常州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1984年的667元增加到2023年的44478元,增长了65.7倍,年均增长11.4%。

(二)市场活力复苏,经营净收入强劲增长。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常州所有制结构中以国有、集体为代表的公有制经济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改革开放后,常州社队企业萌芽,以“苏南模式”闻名全国的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个体劳动者逐年增加,1982年市区个体劳动者0.14万人;1985年市区个体劳动者增至0.41万人。上世纪90年代,常州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州全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民营经济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动力,城镇从事个体经营的人数逐年增多。2023年,常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计81.6万户,占各类市场主体比重达到96.8%。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84年,常州市城市居民经营性收入为零,2023年,常州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9457元。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84年,常州市城市居民经营性收入为零,2023年,常州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9457元。

(三)投资渠道优化,财产净收入登堂入室。建国初期,常州城镇居民财产净收入几乎为零。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资本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产品不断增多、金融机构快速发展,个体经营户开始出现,城镇居民开始逐渐获得少量储蓄利息及租金收入。1965年常州开办小型技措贷款,至1966年共贷款591万元,1978年后,贷款种类增加,业务范围扩大,发放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成为建设银行一项重要业务。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股票市场开始试点运作,一些股民获取了部分股票红利。进入21世纪后,随着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房屋交易市场逐步活跃,同时,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股票、债券市场等规模也逐步扩大。

伴随而来的,是常州城镇居民的投资理财意识不断增强,居民家庭以利息、股息、红利及出租房屋收入为主的财产净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23年,常州市城镇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为6005元,其中人均红利收入425元,人均出租房屋收入为1269元。

(四)社保不断完善,转移收入实现兜底保障。统计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初期,1984年常州市城市居民人均赡养收入仅有1元,从工作单位得到的生活困难补助人均为1.2元。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常州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2023年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2.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24.0万人、153.6万人和208.0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449.6万人和167.5万人。城镇8423户1.15万人纳入低保范围,累计发放保障金1.12亿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020元。为15.8 万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老年助餐点日均助餐1.78万人,60 周岁以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现全覆盖。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0年常州市区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为2525.27元。2023年,常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11804元,其中人均养老金或离退休金11478元,人均赡养收入1133元,人均社会救济和补助收入278元。

三、腾飞七十载,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在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常州城镇居民消费观念与时俱进,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优化,由传统的温饱型消费模式逐步升级为生活享受型消费模式。1958年常州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为164.97元,1965年达到195.0元,1986年突破900元,1987年超出千元,2005年突破万元,直至2023年,常州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41695元,比1958年增长251.7倍,年均增长8.88%。

图2 1958—2023年常州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单位:元)

(一)从勉强吃饱到饮食均衡。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间,受收入水平限制常州居民只能维持低水平的“吃得饱”的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食品消费质量得以提高。1958年常州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为164.97元,其中食品消费95.21元;1965年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为195.0元,其中食品消费115.44元;1985年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为745.73元,其中食品消费418.67元。2023年,常州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695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10905元。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不再简单地追求吃饱吃好,还讲究饮食结构、营养搭配,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也日益优化,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统计资料显示,1958年、1965年、1985年常州城市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占人均生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57.7% 、59.2% 、56.1%。2023年,常州市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10905元,恩格尔系数为26.2%,较1958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了31.5个百分点。

(二)从出行不便到四通八达。上世纪80年代以前,常州市城市交通体系较为薄弱,除了步行,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1985年,常州民航站成立,至此常州水路、公路、铁路、航运俱全。改革开放以后,常州城市交通通讯建设迅猛发展,私家车陆续进入居民家庭,特别是开通的BRT快速公交,城镇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舒适。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84年底常州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自行车183辆,而到2023年底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家用小汽车75.15辆,实现了从“两个轮”到“四个轮”的大跨越。解放后,常州邮电通讯发展迅速,至1985年先后开通使用用户电报机、传真机,长途电话进入全国长途自动电话网。进入21世纪,通讯设备也从电报、寻呼机、大哥大,发展成更高端的智能手机。2023年,常州市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移动电话245.85部。

抽样调查显示,2023年常州市城镇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6609元,其中人均交通消费支出5352元,人均通信消费支出1257元。2023年相较于1965年的城市人均交通邮电支出的2.74元,增长了2411.0倍。

(三)从土坯陋室到宽敞高楼。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以来,常州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一是住房条件优化。从建国初期的土坯房、砖瓦房,到低层的楼房,进而从新型小区、高层住宅,到复式多层、别墅公寓等,2023年常州城镇居民的钢筋、砖木结构住房比例达100%;二是住房面积逐渐增加。统计数据显示,1949年常州城区人均住房面积4.22平方米,1982年人均住房面积4.75平方米,1985年人均住房面积5.77平方米。2023年,常州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52.0平方米,相较于1949年的4.22平方米,增长了11.32倍。三是住房设施不断完善。建国初期,居民住房中使用的大多是煤炭取火供暖,吃的大多是井水。随着发展步伐加快,居民的居住品质得到极大改善。2023年常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水电燃料及其他费用为840元。

(四)从教育普及到精神富足。建国以来,常州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1954年常州有中等学校14所、小学81所,1958年新建两所大专。“文化大革命”后,常州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1985年全市有14所中专、13所技工学校、12所职业中学,各类中等专业学校与高中招生的比例达到1:1.54,其中市区达1.28:1。同时在文化事业方面,常州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不断新建、改建兰陵影剧院等设施,恢复和发展天宁寺等文物古迹。1985年,市区有各类文化机构83个。在文教娱乐消费大环境的影响下,城镇居民对精神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和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看电影、旅游度假等娱乐消费逐步成为居民业余生活中的重要消遣。

市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带来了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的不断增加。2023年常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6504元,其中人均教育支出4203元,人均文化娱乐支出2301元,较1984年的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的42.25元增长了152.9倍,年均增长13.8%。

(五)从基础配套到升级换代。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居民的耐用消费品类型和需求已从生存型向基本型再向享受型转变,城镇居民的耐用消费品不断地迭代更新。从上世纪70年代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的“老四件”,到80年代的以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至90年代的空调、摩托车、淋浴热水器、电脑。直至今天,高档耐用品进入家庭并趋于普及。尤其是近年来,科技迅速发展,洗衣机、液晶电视,电冰箱、空调在城镇居民家庭中已趋于饱和,电脑、健身器材、汽车、扫地机器人等又纷纷进入百姓家中。1984年,常州市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仅有彩色电视机1台、黑白电视机96台、洗衣机23台、收音机95架、照相机6架。

表1 1978年1985年常州每百户城市住户耐用消费品占有量

2023年,常州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移动电话245.85部、空调244.57台、计算机89.37台、电冰箱115.87台。

表2 近年常州每百户城镇住户耐用品拥有量

七十五载栉风沐雨,七十五载沧桑巨变。新时代、新征程,常州市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奋力谱写好共同富裕的新篇章。(注:所有数据均来自《常州统计年鉴》《常州市志》。由于国家统计局2012年启动了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工作,故本文所述城市居民人均收入2013年之前为城市人均纯收入,2014年之后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打印] [关闭]
 
主办单位: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
办公地址:常州市新北区文源路2号常州海事局8楼   邮政编码:213022   E-mail: jszdczzw@stats.gov.cn
联系电话:86-051967883086   传 真:0519-67883087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总访问量:   当日访问量: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