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常州以“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担当,抓改革、促发展、重民生、谋福祉,常州已蝶变成为向“新”而行的“万亿之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常州农村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生活质量持续改善,农村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一、收入水平大幅攀升,农民生活迈上新台阶
新中国成立至今,常州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空前跃升。1949年至2023年,常州地区生产总值由2.5亿元增长至10116.36亿元,成为全国人口最少、地域面积较小、人均水平较高的万亿之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民生福祉也在不断增进。1978年常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03元,1988年突破千元大关,2008年突破万元,2023年达到40401元,比1978年增长了391倍,年均增长14.2%。
图1 1978-2023年常州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推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常州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8年的2.123:1缩小至2023年的1.776:1,农村居民生活蒸蒸日上。
(二)收入结构逐步优化,增收渠道更加多元
1.就业空间拓展,工资性收入成为主导。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市场化就业制度改革,就业渠道和方式日益多元化,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常州作为苏南模式的主要代表,大力发展街办企业、乡镇企业,率先启动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剧增。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就业优先战略的深入实施,常州先后出台一揽子稳就业、促民生政策,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常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1983年的83元增加到2023年的24606元,增长了295.5倍,年均增长15.3%;工资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1983年的19.2%上升至2023年的60.9%,成为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最重要来源。
2.经营净收入持续增长,绝对地位发生转变。建国初期,常州农业生产基础单薄,基本上“靠天吃饭”;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产品流通体制和农村税费等改革措施的有效实施,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释放;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各项惠农及农业保护政策的实施,常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6.96亿元提升至2023年的305.55亿元,直接推动了常州市农村居民经营收入的普遍增长。2023年常州市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8457元,比1983年增长15.5倍,年均增长7.3%,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由1983年的82.1%下降到2023年的20.9%,农村居民对经营净收入依赖减弱。
3.投资理财意识增强,财产净收入大幅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常州农村居民财产净收入从无到有,由少到多,逐渐在收入结构中占据一席之地。财产净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居民理财意识的增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投资品种不断丰富,投资渠道不断拓宽,农村居民更加注重合理配置个人资产。另一方面,近几年常州通过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逐步构建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增收机制,有力促进了农民生活富裕。资料显示,常州市农村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从1985年的4元上升到2023年的851元,增长211.7倍,年均增长15.1%。
4.转移净收入成为农村居民增收重要补充。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常州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2023年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2.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24.0万人、153.6万人和208.0万人。另一方面,农资补贴、农业保险补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密集出台,带动农村居民转移净收入大幅增长。2023年常州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由1985年的9.6元上升到2023年的6487元,增长674.8倍,年均增长18.7%。
二、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农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随着收入水平的节节攀升,常州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逐年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逐步由温饱型向享乐型和发展型转变,吃穿住用行全面升级提档。1983年常州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为608元,1988年突破千元大关,2011年突破万元,2023年达到28895元,比1983年增长了46.5倍,年均增长10.1%。
(一)恩格尔系数下降,膳食结构更加均衡。建国初期,物资匮乏,食品供应紧张;改革开放后,食品市场日益丰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们对食品的需求逐渐从单纯的饱腹向更高层次转变,更多农村居民开始关注膳食结构的平衡和营养价值,有机食品、素食、低糖、低盐等概念逐渐深入人心。2023年常州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1.2%,比1983年的53.7%下降了22.5个百分点。
(二)居住面积增加,住房条件改善。从新中国初期的土草平房,到改革开放后户型不理想的砖瓦房,再到现在二层三层的小洋楼,农村住房建设质量不断提升,住房设施设备也在不断完善。近年来,常州以改善农村住房条件为切入点,精心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系列工作,着力改善老旧农房、整治隐患农房、改造困难群体危房,农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据调查资料显示,常州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由1985年的21.0平方米增加到2023年的79.9平方米,年均增长3.6%。
(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通信更加便利。站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时代风口,常州加快融入上海、南京都市圈,拉近与泰州、盐城等兄弟城市的时空距离,加速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常州全市公路总里程由1949年末的179公里增加到2023年末的8411公里。信息通讯也在迅猛发展。随着现代化信息通讯网络的逐步建成,全市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移动电话由2001年的23部,增加至2023年的247.5部。常州市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由1985年的3元增加到2023年的3217元,年均增长20.2%.
(四)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绿色消费潜力释放。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经历了数量从少到多、档次由低到高、种类由单一向多样、需求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过渡的发展过程。1985年,常州市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自行车119辆、电视机27台(其中彩电2台)、收音机68台,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则是普通农民家庭望尘莫及的奢侈品。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州深入推动绿色消费领域潜力释放,持续开展家电节能补贴、以旧换新等专项活动。2023年,常州市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助力车136.7辆,电冰箱131.5台、彩色电视机185.3台、空调205.6台、热水器122.8台、移动电话247.5部,家用汽车66.8辆。
(五)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成为消费新引擎。常州有着“中吴要辅、八邑名都”美誉,崇文尚学、尊师重教是常州血脉里一直流淌着的文化基因。2023年年末,常州拥有各级各类学校882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78所,竣工40所,增加学位4.1万个,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随着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文化娱乐方式也更加多样。农村居民更愿意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参与增加生活乐趣的消费项目,如旅游、健身、观影等。1983到2023年,常州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从10元迅速增长至3553元,年均增长15.7%。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75年,是波澜壮阔的7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常州人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率先建成小康社会、迈入万亿之城俱乐部、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巨大跨越。展望未来,常州将继续打造“六个常有”民生名片,不断提升民生的厚度、政策的温度和幸福的刻度,让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